世上有3種斑馬,從來沒有馴養過。不然,當年田單復國,也許就用不著用披著「五彩龍文」衣的牛嚇唬敵人了。
根據胚胎學的研究,斑馬在發育的早期,體毛是深色的。然後,身體表面有些地方的色素生產機制受到壓抑,形成了我們見到的紋樣。可是,斑馬身上的紋樣究竟有什麼功能?
一個半世紀以前,與達爾文齊名的演化學者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 1823-1913)認為:斑馬體表紋樣的功能是偽裝(保護色),有利於牠們在草叢中隱身。達爾文直截了當地指出:斑馬生活在疏林草原上,而不是類似青紗帳的長草叢中。可是達爾文沒有提出自己的理論。
其他的學者提出的解釋包括:一、每一匹斑馬的紋樣都不一樣,因此是類似人類面孔的個體標記;二、成群斑馬奔跑時,紋樣能迷惑獵食動物,使牠們不容易鎖定單獨個體;三、避免非洲采采蠅侵襲(采采蠅會傳播病原,如睡眠症)。但是,所有解釋斑馬紋樣的理論都缺乏堅實的證據。最近匈牙利羅蘭大學生物物理系教授霍伐(Gabor Horvath)提出了實驗證據:馬蠅不喜歡斑馬的紋樣。
馬蠅不只傳染疾病,牠們會不斷叮咬,牛、馬不勝其擾,連進食都不順利。過去發現:蠅蟲能使馬、牛等家畜體脂肪減少、乳量減少。更有趣的是:馬蠅偏愛攻擊深色馬,饒過白馬。因此霍伐想知道馬蠅對斑馬的態度。
斑馬是動物園裡有名的頑劣分子,不服管教,難以指揮。因此他以模型做實驗,尺寸與真馬一樣大;除了純色馬,有的馬有斑馬紋樣,有的馬是仿斑馬紋樣,就是班馬紋樣的變體。結果,顏色統一的馬吸引的馬蠅最多;馬蠅最不感興趣的,就是斑馬。霍伐推測:斑馬的紋樣使馬蠅看不見完整的斑馬;馬蠅不能像辨認馬、牛一般地辨認斑馬。(按,羅蘭大學位於布達佩斯,前身是匈牙利皇家大學。現在的校名是紀念物理學家羅蘭爵士(Baron Roland von Eotvos, 1848-1919) ,他是研究重力與表面張力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