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機器人戲劇(六):戲裡戲外的機器人

102/06/17 瀏覽次數 10379
自2008年以來,4齣機器人戲劇除了在日本各地巡迴之外,也遠赴歐、美、亞洲等地演出。與近來時常出現的機器人電影相比,機器人戲劇演出沒有應用動畫,也不能剪輯修改,更不能重來一遍,這對於與機器人共演的人類演員和後台技術支援人員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大家應該很關心機器人在演出時,怎麼能夠與人類演員流暢地對話吧?

不難想像,在每齣戲演出前,機器人說話、行走或做其它動作的位置、時間都要很精準地先以程式設定好。但只靠機器人精準無誤地動作還不夠,人類演員也要必須在對話、動作上精確地配合,才能成就一氣呵成的演出。要做到這點,導演必須在演出前,藉著機器人演員與人類演員一同排練的機會,將兩者之間的互動節奏微調到最佳狀態。而在每一次演出時,人類演員說台詞和走位的速度、位置都會有少許變化,在這些變化導致觀眾感覺機器人和演員之間的接話、動作不流暢之前,機器人操控者就要及時介入調整機器人的節奏。實際演出時,導演可能會認為有許多地方接話、動作都不盡完美,但觀眾或許都不會察覺到呢!

另外,因為訊號干擾、電力不足或者其它技術原因,也曾導致上演時機器人未依照指令動作,這時演員就得用事先準備好的第2套劇本繼續搬演下去。

在前幾個系列的介紹中可以得知,這一系列機器人戲劇裡,工作是個很重要的主題。戲劇中的機器人,不論是從事家務、幫忙做實驗,或者擔任陪伴機器人,都是在執行他們的「天職」。眾所周知,機器人的英文robot這個字,源自於捷克劇作家恰佩克(Karel Čapek) 20世紀初的作品;robot的捷克語指得是奴工的苦役。恰佩克曾回憶道,他創作該劇的發想,是來自於某日搭電車的經驗;擠得水洩不通的電車,讓他訝異於當代的人們如何能夠忍受這種情況。後來,恰佩克便用了robot這個字來指這麼一群能夠工作,卻無法思考的人。

正如同恰佩克藉機器人來思考當時人們的處境,平田導演在機器人戲劇中也融入了目前日本社會的情況;〈工作的我〉中沒有工作的丈夫、〈三姐妹〉中封 閉自己的三女和不就學的長男。而在機器人的角色這邊,除了不想工作的家事機器人武雄之外,其它的機器人 都十分熟知自己的工作,也努力地盡著自己的本份。甚至,如同〈再會〉中的機器人一樣,到了想要自我毀滅以完成任務的地步:「如果把我弄壞,妳會覺得好一點的話,把我弄壞也沒關係」。

而這些在工作上盡心卻常力有未逮的機器人,在另一方面也顯露出尷尬的處境:雖然與人類溝通無礙,但卻常常無法理解人們說話之中透露的弦外之音。因長久與人類相處而隱約知道有情感這件事,也試圖設身處地揣摩而且幫人類著想,就好像快要有了情感,卻依然徒勞。機器人究竟會不會進化出一種為機器人所獨有的、有別於人,但能與人類相互交流的情感?在這一系列的戲劇中,藉由強調機器人的這種想望,反映出人類既是獨一無二的物種,卻又必須與機器人唇齒相依的處境。

拉回現實裡,〈擬真機器人版三姐妹〉戲中的機器人還會繼續從事他們的工作,劇團已決定讓他們成為專業的劇場演員了!他們大概會是少數持續地工作的人形機器人!2013年5月,在宮澤賢治名作〈銀河鐵道之夜〉的機器人改編版中,我們又看到了羅伯比爾第三版(Robovie-R Ver. 3)的身影。我們是不是該感謝機器人在劇團裡努力工作、盡他們的「天職」,持續提供新鮮素材讓我們思考人與機器人未來共處的場景呢?(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谷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