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廢棄物(二):大坪頂再生計畫
103/12/19
瀏覽次數
8674
劉力仁|
自由時報
黃大祐|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張春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大毒窟」變成「綠能中心」,褐地(Brownfields)再利用,在台灣可行嗎?
高雄縣市交界的大坪頂地區地處偏僻,人煙罕見,多年來爐碴、集塵灰、鋁渣等廢棄物被不肖業者棄置在山頭、路邊,估計有1300萬立方公尺,環保人士形容該地像個「大毒窟」,環保署估計將污染物全數清理費用高達數百億元,財力無法負擔,轉而規劃將這塊面積約3千公頃的整治場址轉型為「綠能中心」,發展太陽光電、建設生態社區及公園、倉儲中心,還有環保技術中心,幫污染地找尋新生機。
環保署委託工研院於2010至2012年進行「高雄地區大坪頂特定區土壤及地下水品質整體評估及後續管制策略研擬計畫」,完成大坪頂特定區3,281公頃區域的污染潛勢調查,經地貌變化區域比對,篩選出具非法棄置高污染潛勢區約442公頃,其中19%為公有土地,81%為私人土地。
工研院從高污染潛勢區中挑選5處調查,證實皆掩埋事業廢棄物,其中2處區域廢棄物屬含六價鉻、鉛、鎘、戴奧辛等有害事業廢棄物,長期堆置有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疑慮。工研院推估廢棄物體積約1,300萬立方公尺,若採全數離場清理費用將達數百億元,而且現有處理設施能量不足以容納所有廢棄物,難以在短期間妥善清理,因此捨棄傳統污染移除整治方式處理,環保署決定原地轉型為綠能中心。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蔡鴻德表示,環保署將先選擇大坪頂山區30至50公頃土地規劃為「示範模場」,設置太陽能板進行「種電」跟處理現在大坪頂中被棄置的廢棄物,累積一定經驗之後再分期擴大到全部3千多公頃。
未來全部3千多公頃,初步規劃其中1千公頃「種電」、設立廢棄物中間處理技術場及高雄港倉儲用地,另外2千公頃開發為生態公園、生態植物園區。
蔡鴻德表示,「示範模場」發電容量至少2MWP(兆瓦),以20年為營運期程,推算每1KW(千瓦)發電成本約6萬元,可回收15萬元,創造利基,永續經營。
另外規劃設置廢棄物「中間處理技術場」,逐步處理大坪頂現有1,300萬立方公尺廢棄物。還有透過大坪頂地理位置優勢,連結高雄海、空雙港,發展倉儲綠色轉運腹地,也增加高雄地區民眾就會機會。
未來大坪頂地區將是台灣版最大規模的褐地再生計畫,學者及環保團體認同但擔心污染物失控。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這個構想可以推動,但要採取必要措施,注意控制污染物不要擴散,避免污染地下水。
研究有害廢棄物場所清理的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教授林啟燦表示,他支持這個構想,但大坪頂範圍太大,有毒廢棄物處理要如何處理,如何讓相關利害團體投入整治,將是未來最大的問題。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褐地(Brownfields,或稱棕地)的概念常和綠地做為比較,英國是最早將荒廢工業地景定義為褐地的國家,廣泛地將褐地視為「過去已開發的土地」(Previously Developed Land),而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認定,褐地是一種遭遺棄、閒置、低度利用的工業或商業設施,因汙染問題使再發展或擴張有其侷限。目前世界各國也因自身特殊的歷史社會脈絡而對褐地有不同的看法,但廣義而言,工業遺址、閒置廠房、及任何使用過的事業用地皆可稱為褐地,而綠地則是無污染的新開發用地。
過去許多西方城市受到去工業化的影響,留下大片的廢工廠形成鐵鏽地帶(rust belt),伴隨著土地廢棄及嚴重的失業問題,甚至影響鄰近地區和整個城市的經濟與社會健康。因此,褐地再利用牽涉的層級廣泛,從最根本的汙染源調查,土壤及地下水汙染的淨化,廠址廢棄物的清除,到土地規劃、環境計畫、經濟發展等層面。在城市土地使用日漸擁擠,綠地資源日益缺乏的情況下,如何活化褐地,遂成為都市發展和區域土地利用的重要課題。
不過,多數城市都將褐地視為都市再生與經濟再發展的活棋,如用以增加住宅、綠地、辦公室或觀光資源,以創造就業、增進都市服務等。德國西部的魯爾區是近年來褐地再利用最著名的案例之一,魯爾區在十九世紀挾著豐富的煤礦資源和水運優勢,成為世界級的工業重鎮,二戰時更是德軍橫掃世界的重要後勤。不過,魯爾區的重工業在1970年代開始遭到新興國家廉價鋼的傾銷,重化工業集聚帶來的環境污染、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等問題,也迫使許多企業的經濟活動向德國南部轉移,魯爾區的重工業發展難以為繼,終於在1985年停止生產。面對工業區褐地的再利用課題,魯爾區透過1989年舉辦的IBA國際建築展覽,以競圖的方式搜集創意和構想,歷經數年終於成功地取得了再生方案,通過改變原有建築、廠房及場地的功能,作為新的辦公室、博物館、運動場及開放空間,為人們提供了文化、娛樂生活的園地。
另一個工業褐地轉變為生態地景的著名案例在美國西雅圖,西雅圖煤氣公園位於西雅圖華盛頓州的聯合湖北岸,占地19.1公頃,過去是西雅圖煤氣照明公司的氣化場,生產供西雅圖使用的照明煤氣。1956年因西雅圖捨棄煤氣改用天然氣,工場也因此歇業,留下了大量的古銅色廠房。在地方政府及市民團體的努力之下,西雅圖決議保留這個見證地方工業史的棕色地景,透過生物植物修復技術慢慢綠化土壤和滌淨水源,逐漸改善公園環境,使公園終於在1975年向市民開放,成為西雅圖獨特的工業地景和新城市地標。
鏡頭拉回臺灣,臺灣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從1960年代設立第一個六堵工業區開始發展重工業,經歷1980年代的環境抗爭運動,直到1990年代製造產業陸續移往中國及東南亞國家,閒置的工業區及堆放廢棄物的褐地整治問題開始浮上檯面。國內針對地下水及土壤汙染調查中,較常見的汙染類型包含農地重金屬汙染、工廠、加油站及大型儲油槽汙染、及不明廢棄物非法棄置場址等四大類。而這些汙染的褐地,從除汙、規劃到再開發,往往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臺北都會區在1980年代逐漸轉型為服務業為主的城市後,亦有褐地再生的案例出現,例如內湖垃圾山、福德坑掩埋場均已轉型為生態公園,過去貫穿市區的鐵路,經過地下化後留下的鐵路廊帶週邊用地也出現了許多褐地發展的契機,例如松山菸廠、臺北機場及已啟用的華山大草原、松山文創園區等等。(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曾耀寰 |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電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