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災難,然後(三):遷村的思維

102/12/16 瀏覽次數 7398

台灣屬於天災頻仍的國家,諸多天災使許多人民流離失所,雖然暫時的收容所或是組合屋可以提供臨時、即時的幫助,長遠之計還是需要永久住宅。但是,經過災害洗禮的重災區,像是莫拉克風災的小林村、921大地震時住在斷層帶附近的居民,還有山崩、土石流經常襲擊的地區,就有可能需要大規模的遷村,否則就會處於急迫的風險下。而遷村執行時,存在極大的挑戰,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教授李咸亨,從過去參與重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告訴我們台灣目前災後重建與遷村的現況,並提供政府中肯的建議。
 
災後重建的挑戰
 
從921地震過後大量的組合屋需求,到八八風災後,過量的組合屋被興建,雖然隨著施工技術與防災經驗提升,提高了組合屋的品質,但大眾對組合屋作為臨時住宅印象仍不佳。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921時組合屋的興建倉促,地點遴選未及深思,且而之後遷村用的永久住宅之的興建時程過長,導致災民在搬離組合屋時,面臨到「二次遷村」的問題,而部分的居民搬離後,剩下的空屋成為了許多社會問題的溫床。
 
為何災後的重建會如此緩慢呢?最大的原因是在需求量大時,當時的國土資源無法立即提供可蓋之地,要重建必須從頭開始申請辦理,且須評估該地的各項自然資源,包括河流、環境、地理條件、地質等因素,是否無致災問題。而在選擇地點時,還必須考慮到經濟與文化的因素,如災民未來就業或生活等公共設施、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長者對土地的認同感等等。身兼台北市都市更新中心董事長的李教授指出,這些挑戰就如同在都市更新時遇到的困難一般,我們必須同情並關懷這些出於經濟、文化而拒絕遷村的災民,以小林村為例,因為災民中有不同的需求,有人懷念原居地,有人想遷移平地打拼,因而在遷村時分別遷至兩處的新居地。
 
 
而上述的挑戰,則會在災民第一次遷入組合屋、以及後續遷入永久屋(遷村後住宅)時重複發生。在921發生後的數年,就發生了部分災民拒絕遷出組合屋的情況,有些災民認為已適應了組合屋附近的環境與工作,或是新的生活環境不若目前的居住地,因而不願離去。所以在八八風災後,有些人主張不要興建組合屋,災民只得在臨時的收容場所等待永久屋,然而臨時的收容場所經常會有多人集體共宿的情況,一來個人的隱私較差,二來人際關係的經營對災民也是一項挑戰。
 
政府應有的作為
 
在災難發生後,無處居住的災民會居住在臨時收容所,然而由於生活品質仍較組合屋差,所以還是以一個月內為宜。災後的一個月,災民的心理也開始進入另一階段的復元與回復,組合屋多配有管線,為獨門獨戶的居住空間,可以提供較接近一般家戶的作息與隱私,像是身心障礙或是年長者等弱勢人士才能得到較佳的照護。再過一年後,若有必要遷村時,就可搬入新的居住環境,以達成完整的銜接。現今災難應對與組合屋政策、科技,都較為成熟;不過,永久住宅興建緩慢的困境要如何克服呢?
 
在沒有預先規畫下,光是尋找遷村的地點就會花費不少時間,即使最快在半年內可完成永久住宅,也會因為在尋找地點的程序與調查上花費更多時間。李教授說,最根本的做法應該是由國土規畫來著手,在平時,就必須在各個有災害潛勢的地區附近,尋找適合遷村的場所,進行包括地質、地形、水文、環境、交通等調查,確定場所無自然威脅之虞,可供未來開發之用,並且先進行生活必須之九大管線的設計和審核,以及建築線之劃定,災後待用時就能省去半年的繁瑣申辦過程。
 
不過李教授也坦言,在承平時期討論災後的議題與土地規畫,或許是許多民眾避諱之事,畢竟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災難不太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而在國土規畫上難以執行。即使要執行,除了分階段宣導,也宜持續不懈,不因難度高而不為之。舊金山10年前便已經建立災害潛勢圖,包括了地震、水患、輻射屋、海砂屋、火災與旱災的災害潛勢,透過調查後繪製在地圖上。若台灣的國土規畫單位能先執行詳盡的調查,災時便能一目瞭然,知道何處安全可作為遷村使用。甚至可以先行作主要維生管線的規畫,以提出完整的配套措施。在災害發生前先進行預防性規畫,可以有效縮減重建的時間,提升效率。
 
即使是遷村,在災前預先準備,一樣可以避免災後的難度。然而,對於災害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假設,大多數人總是避而不談,這也是許多防災作為面臨的困境,我們期許隨著防災意識提昇,全民都能更了解未雨綢繆的必要性。(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