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邱瑞焜帶領學子化身海洋防災小尖兵

103/05/21 瀏覽次數 7000
自古以來,廣闊湛藍的大海景色,一直深受人們喜愛,海洋孕育著無數生機,更豐富了人類的飲食生活。然而在歷史上,海洋帶給人們的巨大災害歷歷在目,2004年南亞海嘯造成29萬人不幸罹難;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使日本東北沿海城市遭受到毀滅性的破壞,上萬人罹難,30萬人被迫遠離家鄉。天災雖無可避免,但若能有正確的防災知識,便能保障生命安全。因此邱瑞焜博士希望透過海洋防災教育,使學生在遭遇危急狀況時,保有自救救人的能力。

海洋防災教育成效並非一蹴可幾

「311海嘯過後,在日本岩手縣斧石市,中小學生倖存的比率較高,被人們稱為『斧石奇蹟』。主要是因為群馬大學片田敏孝教授過去在當地推動長達十年的防災教育,才使絕大部分中小學生逃離海嘯的魔掌。」邱博士說道。目前國內防災教育偏重在陸地上,如地震、土石流、颱風等,在海洋災害這一部分,無論是教育部或各縣市的教育局皆較少著墨。因此,邱瑞焜希望結合在地中小學教師、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及各海洋專業機構的研究人員,一起推行海洋防災教育。

根據歷史記載,台灣於1867年在基隆地區曾發生海嘯,近年來雖無海嘯災害發生,但由於台灣四周環海,又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沿海居民也有機會遇到海嘯侵襲,因此海嘯防災演練是不可或缺的。邱瑞焜表示,日本311大地震過後,台灣政府也有許多積極作為,例如派遣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人員到日本實地調查,了解天然災害發生時,當地政府如何應對,以及災後重建等,學習他國經驗並引以為鑑;另外,也請專家學者評估哪些地方易受海嘯侵襲,並繪製海嘯災害潛勢地圖。不過這些防災經驗卻未完整落實在教育上,因此,邱博士希望將防災研究成果結合未來的課綱,融入學生生活中。

繪製防災地圖與生活環境做連結

目前透過營隊方式,讓中小學生了解各種海洋災害(包含海嘯、風暴潮、赤潮、船舶汙染及海底土石流等)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威脅。上課方式也從枯燥的演講,變成有趣的闖關遊戲,將防災、防溺知識設計成不同的挑戰,讓同學實際操作器材,比起單調的講解,更能引起學生興趣。而透過實作課程,讓學生學習如何穿救生衣;如何使用自救浮材(魚雷浮標、拋繩帶等);並繪製屬於自己的海嘯防災地圖。

「每個地區的學生繪製的防災地圖一定會不一樣!」邱博士說道,因為不同地方,其地勢高低、建築物分布以及離海岸線的距離不盡相同,防災地圖繪製也是因地制宜的。學生畫好防災地圖後,邱博士也會請學生上台分享,並討論出最合適的避難路線。由於每個地區具有自己獨特的防災地圖,若學員來自不同地區,在防災地圖討論時不易產生共鳴,所獲得的學習效果會大幅降低。因此,防災體驗營傾向直接到中小學校內舉辦,每一個場次參與的學員人數也無法太多。

培養種子教師落實海洋防災教育

考量到交通及時間,單憑一個計畫之力,並不足以使全國沿海中小學學生皆能參與防災體驗營。因此邱瑞焜博士的計畫團隊,先在基隆地區舉辦十個梯次防災體驗營,今年則計畫增加高雄地區的營隊。未來希望計畫所研發的教案及實作課程能夠發展成一個教具箱,作為種子教師的培訓工具。邱瑞焜說:「希望教師們能了解運用這些教案,並發展各地區適用的防災地圖,把正確的防災觀念落實在台灣每一個中小學!」考量到防災地圖的特性,邱博士認為若能由各學校教師,引導該校學生來繪製,其影響的人次及推廣的層面,將會更加深遠。

除了種子教師的培訓之外,未來也期望能將教案、教材、演講影片等資料,放置在科技大觀園或是海科館的網站上,讓一般社眾能依據自己的需求,來做防災教育;或是照著學習單內容,有系統地參觀海科館,用心認識我們所處的環境,相信更能體會到海洋對於人類的利與弊。就如同邱瑞焜博士在訪談中提到的,當我們對於海洋有多一分認識,在危急時刻就能多一分保障!



邱瑞焜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研究規劃組助理研究員
「海洋防災科技與減災教育推廣計畫」計畫主持人
e-mail:d92241006@ntu.edu.tw

海洋防災科技與減災教育生活體驗營網站:http://ind.ntou.edu.tw/~jkchiu/index.htm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