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難解的液態

101/06/05 瀏覽次數 20998
我們對這個物理世界的認識,有一大部分是建立在原子論與原子的結構上。一方面從原子裡電子的分布,得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義。有了周期表,化學家能夠以精巧的技術把各種元素結合成具有奇妙性質的分子;或者反過來告訴我們,大自然給的材料為什麼有色、香、味、軟硬、光澤等千變萬化的形象。這裡,我們學到的是「差一點就差很多」。周期表裡相鄰的元素,電子總數只差1個,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性質。在化學的世界裡,「差不多先生」真的寸步難行。

另一方面,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大部分的物質都被分成幾類簡單的狀態。小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有固態、液態和氣態,而且這些狀態之間的差異很容易分辨,我們對三態的基本性質也早就習以為常了。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的氣體,用理想氣體定律就可以描述得很好。在這個理論中,把氣體分子當成一顆顆體積可以忽略的小球,在容器中飛舞與碰撞。導體與半導體大多是固態,在大學的理工科系裡,固態物理與化學都是重要的課程,學生從中學習如何自量子理論出發,把固體原子排成有規律的晶格,從而了解其光、電、熱與機械性質。可是我們對液態的了解卻遠不如對另外兩態來得多。

為什麼有液態

首先問一個連小孩子都很少問的問題:「為什麼有液態?」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物質會有三態,就非得從原子論出發不可。在這裡,我們不用那麼擔心化學了,許多問題「差不多」都建立在下面的敘述上:當兩個原子(在本文中,原子與分子都「差不多」,因此一律以「原子」稱之)分開時,它們彼此之間有一個吸引力,但兩個彼此非常靠近的原子之間卻有強大的排斥力。

利用「位能—距離關係圖的斜率乘以-1就是力」的基本物理觀念,可以知道兩個原子間交互作用的位能在某個距離有一個極小值,在更大的距離,位能隨距離的增加而緩慢增加,在更小的距離,位能隨距離的減少而急遽上升。位能的極小值與距離無窮遠時位能之間的差異,就是把兩個相近的原子分開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束縛能」。

現在可以想像一個盒子裡裝著一群高速運動的原子,每個原子的動能都高於原子間相互作用的束縛能。把這些原子放在一起,雖然它們時常彼此接近,但高動能使得原子間的吸引力不足以把原子聚在一起。因此,這個系統只是一群到處亂飛不時互撞的原子,這便是原子論圖像下的氣體。

如果降低盒子的溫度,熱能便從盒裡的原子傳出,這些原子的動能便隨溫度逐漸下降。等到溫度很低時,原子動能的影響遠不如原子之間的位能大,原子會逐漸排成使整個系統能量降至最低的狀態,這時原子間的相對位置固定不變,它們已經聚集成為固體。

由此可知,高溫變氣體、低溫變固體的現象,可以用原子間位能與高溫高動能、低溫低動能的觀念來理解。至於不同種類固體內的原子排列方式各不相同,需要更精細地描述原子間的交互作用才能解釋,這部分就不能用「差不多」來一筆帶過,這裡先略過不提。

我們更關心的是,剛才的例子並沒有提到液態,這告訴我們液態的存在從能量的定性推論很難猜到。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液體,我們才知道氣態與固態中間有液態,但是無法從簡單的物理觀念去斷定液態像氣態與固態一樣穩定。

即使要用實驗證明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液體是真正穩定,不會隨時間逐漸轉變成氣體或固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譬如,把一杯純水放在密閉容器中1個月,如果不見它變成冰或水蒸氣,並不代表10年之內這個變化一定不會發生!這個觀念上的問題在一百多年前已經解決了,本文不再贅述。

液態有什麼特別

再來看看液態與其他兩態有什麼差異。

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在1大氣壓下把氣體逐漸降溫,氣體最終會凝結成密度較高的液體。從這裡我們知道,液體中原子之間的距離比氣態近,這是原子相互吸引的結果。

既然液體裡原子之間的距離比較小,在固定的溫度下把氣體加壓也可以得到液體。此外,把液體的溫度繼續降低,很容易猜得到在足夠低的溫度下,液體會凝結成固體。但是與氣體凝結成液體相比,實驗發現液體的凝固不一定伴隨著體積的減少!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差異。如果可以看見原子在氣體、液體與固體裡的照片,這個差異就很容易了解。

氣體與液體的不同是源於原子間距離的不同,液體與固體的不同則是源於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固體裡的原子排列具有特別的周期性,每一個結構的單元稱為「晶格」。這些晶格告訴我們,固體與液體具有不同的對稱性,液體從四面八方看都一樣,固體則由晶格定出了幾個特別不同的方向。

從典型的相圖中,可以看出在給定的溫度與壓力下,某物體會處於氣態、液態或固態。不同狀態間的邊界稱為「相共存線」,如果改變溫度或壓力使一系統從相共存線的一側進入另一側,則這個系統的密度或對稱性會突然改變,稱為「相變」。

首先注意到在低壓的情形下,氣體降溫後可以直接凝結為固體,而不需先凝結成液體。這與先前提到的「液態的存在並非顯而易見」的敘述相符。的確,只是改變溫度不一定可以看到液態。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液態與氣態的相共存線止於一個稱為「臨界點」的地方,代表了高於臨界壓力時,把氣體降溫並不會發生突然凝結的現象—系統內原子間的距離會逐漸變小,但不會發生相變。如果繼續降溫,這系統最後會凝結為固體,但是氣—液相變不見了。因此,液態只存在於某個特定的壓力範圍內,和氣態或固態真的是截然不同。

前面提到,在高壓下,氣體可以不經氣—液相變就凝結為固體是一個令人困惑的事。從相圖上來看,高壓下的凝結明明就發生在液態與固態的相共存線,從高溫降下來時卻沒有氣態凝結為液態的相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把這個系統在臨界點附近的密度記錄下來,在原來的壓力—溫度圖上,加上密度為第三個維度,這個系統的物理性質就可以由壓力—溫度—密度這個三度空間中的一個曲面來表示,但這個曲面在相共存線是斷裂的。如果把這張圖看成一個地區的地形圖,則相共存線就像是一個峭壁,峭壁的高度在臨界點是0,然後隨著與臨界點的距離增加而增加。如果在相共存線(峭壁)旁,我們會說線的一邊是液態(懸崖),另一邊是氣態(深谷)。但只要繞過臨界點而行,從深谷到懸崖根本不需要攀岩。

這樣看來,液態與氣態除了密度不同外,其實並沒有根本的差異,因此物理學家常把氣體與液體合稱為「流體」。在臨界點附近,這兩態幾乎沒有任何差別;遠離臨界點時,這兩態的密度與黏滯性雖然相差很大,但是它們的運動學都可以由同一組方程式來描述。另一方面,具有不同對稱性的固體,就要用相當不同的方程式才能描述其運動。因此,如果只把物質歸類為固體與流體,也不算差太多。

有趣的是,即使很粗略地把液體與氣體統稱為流體,相圖裡流體的領土中仍然存在著氣—液共存這個峭壁,而許多非常有趣的現象都在這裡發生。雖然我們都會說:「把1大氣壓下室溫的水加熱到攝氏100度,繼續加熱後水會沸騰,直到所有的水都轉變為水蒸氣以後,溫度才會繼續上升。」但如果仔細探究,這裡面還有許多故事呢。

液態為什麼難以了解

最後,看看為什麼雖然可以把氣體看成低密度的流體,把液體看成高密度的流體,可是我們對液體的認識比起氣體卻少了很多。

早在19世紀中葉,物理學家就發現可以把氣體想成許多在三度空間中不斷運動的小球。小球的平均動能與溫度成正比,並以直線運動,而且小球在兩次碰撞間走的距離比小球半徑大得多。這個模型可以用常見的數學技巧來分析,因為對每一個原子而言,一次碰撞所經歷的時間比兩次碰撞間的時間短得多,所以這個系統的總能量很接近其總動能,原子間的位能只占系統總能量的一小部分,使得系統的行為很接近理想氣體。

可是一旦進入了遠離臨界點的液體,原子間的距離與原子的大小相當接近,因此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非常重要。可是原子的排列不但沒有像固態那樣地規律,任何一個原子的鄰居數目還會隨時間不斷變化。

液體之所以難以了解,正是因其組成原子相互間的高度相關(不像氣體),與原子排列在時空都不規則(不像固體)的緣故。要對液體有更全面的了解,還得等我們對複雜系統的研究有更犀利的工具才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