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流星從哪兒來?

102/12/26 瀏覽次數 10597
去(2010)年,日本發射的太空探測器「隼」(Hayabusa)返回地球,順利回收,那是登月之後第一次成功的星際之旅。

隼帶回了1,500粒小行星岩屑,最大直徑達180微米。今年8月底,正式研究報告發表了,由茨城大學教授野口高明、東北大學副教授中村智樹等人組成的團隊聯合執筆。

他們想解答的問題是:墜落地球大氣層的流星是哪裡來的?過去,天文學家早就推測那些流星來自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是,在地面蒐集到的流星殘骸-隕石-的成分,卻與天文學家以光譜儀觀測小行星得到的結果不同。因此,那些流星可能不是來自小行星帶。果真不是的話,它們從哪兒來?要是流星的確是從小行星帶來的,那麼就得找出光譜觀測結果與隕石對不上號的原因。這是更重要的問題,因為光譜儀是天文學家的基本研究工具。基本工具失靈,可是非常嚴重的事。

隼蒐集到的小行星岩屑標本,大多小於100微米(0.1毫米)。研究團隊切開其中10粒,平均直徑52微米。以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它們的表面可分為兩層,外層5~15奈米厚,其中夾著1~2奈米寬的硫化鐵團。那些硫化鐵的奈米團,是小行星表面岩粒受到微小行星物質的撞擊,或是太陽風的吹襲,或是兩者合併的效果,使得小行星表面岩粒氣化,再凝結在附近岩粒表面。這一表層之下另有一層,厚度20~50奈米,其中只有鐵的奈米團。那是太陽風的帶電粒子(如質子)穿透岩粒形成的。

日本學者認為,小行星表層受到太空中的自然力量侵蝕(太空風化),結果表面的觀測性質發生了變化。

隼採集的小行星岩粒,成分與地面上找到的球粒狀隕石一樣,是推論隕石來源的直接證據。而觀測證據與直接證據不符,是因為即使在太空中也會發生「風化」現象:行星表面會因太陽風等自然力量侵襲,改變表面性質,使人類發明的精密儀器都看走眼。

隼(Hayabusa)

隼(Hayabusa)2003年5月9日發射;2005年9月中,接近小行星「系川」(0.5 × 0.3 × 0.2 km);11月20日降落,停留30分鐘,因儀器故障,未完成任務(蒐集岩屑標本);25日再度降落,完成任務。2010年6月13日夜,返回地球。隼二號,預定於2014年發射。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