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食品安全停看聽(三):依賴進口 基改黃豆吃下肚
103/07/22
瀏覽次數
9486
張傳佳
|
自由撰稿記者
台灣人所吃的黃豆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其中超過九成是基因改造黃豆。台大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說,抗除草劑與抗蟲的基改黃豆,導致農夫過度使用而有農藥殘留問題;另也漸有證據顯示,食用基改作物會增加腫瘤發生的機率。消費者最好多選擇非基改或有機作物,除了可為自己的健康把關,也可間接鼓勵農夫多種植非基改有機作物。
台灣黃豆全依賴進口
且多為基改黃豆
長期關心有機農業的台大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說,台灣人吃下的黃豆 99.99%來自進口,其中又以美國占55%為最大宗,其次是巴西與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約占 45%;進口黃豆之中,超過九成是基因改造黃豆。
郭華仁說,基因改造是利用遺傳工程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轉殖到黃豆的基因上,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把可以殺蟲的細菌中的毒蛋白基因、或抗除草劑基因轉殖到黃豆基因,使黃豆產生抗蟲或抗除草劑的特性。
基改黃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增加農夫用藥的頻率。郭華仁說,過去種植黃豆的美國農夫每季只在播種前噴灑一次除草劑,黃豆長出來後為避免藥害便不再使用;但有了抗除草劑的基改黃豆之後,農夫每季可噴灑二到三次。然而,過度使用使得昆蟲與雜草都產生了抗藥性,農民繼續使用農藥,劑量也逐漸攀升。最後的結果是,消費者吃到的黃豆農藥殘留量越來越高。
基改黃豆大量使用農藥
危害人體與生態環境
郭華仁解釋,美國農夫使用於黃豆的除草劑「年年春」,其主要成分是嘉磷塞。嘉磷塞雖對於人體沒有立即危害,但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可能會引起巴金森症、自閉症、失智症、糖尿病、阿茲罕默症等慢性疾病。
除了對於人體產生危害之外,因為基改食物而過量使用的除草劑,也對生態有很大影響。郭華仁說,已有證據顯示,美國中西部過度噴灑年年春,導致原生雜草幾近滅絕,如帝王斑蝶幼蟲的食草寄主馬利筋在過去十年急遽減少,導致帝王斑蝶長年從中西部遷徙至墨西哥的世界級壯觀景緻也逐漸消失。
郭華仁在訪問中指出,就其觀察所得,有些基改公司一手賣除草劑,一手賣基改黃豆,同時又透過專利賺取利潤;過去十多年,有些大型基改公司併購了小型種子公司,這使得農夫要取得非基改品種的黃豆種子,也會變得更為困難。
除此之外,消費者和社會也得注意有些相關法規的修改。郭華仁說,嘉磷塞原本在美國的殘留允許值是 0.1 至 1 ppm,但基改黃豆出現之後,有些公司不斷遊說政府放寬法律標準,終於成功於 1996 年要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將允許值提高到20 ppm;後來美國本土雜草逐漸產生抗藥性,嘉磷塞的使用量逐年增加,2013 年美國食藥署將允許值提升至 40 ppm。
衛福部已在2013年10月29日於媒體公開表示已將嘉磷塞列入檢驗項目。郭華仁說,基改黃豆造成的危害,對於台灣人影響更大。其他國家幾乎不會直接食用基改黃豆,大多都用來做沙拉油與飼料等加工食品;但台灣人卻直接拿來做豆漿、豆腐等。雖然我國規定嘉琳賽的殘留量是 10 ppm,但嘉磷塞的檢驗方式較為麻煩,政府應更重視這方面的檢測。
漸有證據顯示
食用基改作物增加腫瘤發生率
郭華仁又說,基改作物的育成速度並不如想像中快速,因為基因轉殖工作無法控制,經過無數次失敗,再經過 4 至 5 年穩定基因,接著進入 2 至 3 年的環境影響與健康影響評估,以及政府審查 1 至 2 年之後,還要再經 3 至 4 年將基因轉至美國從南到北的不同品種,總共大概要 11 至 12 年才能推出一支新的基因作物。
不過,經過以上多層審查,基改食品應該很安全吧?郭華仁說,其實美國政府的審查辦法有很多問題。例如,審查報告都是基改公司自己做、或委託其他公司製作;且餵食老鼠的是從細菌分離出的細菌毒蛋白,而不是基改作物本身;餵食實驗也不需超過三個月,無法看出長遠影響。而其他國家的審查方法,也都依照美國食藥署制定。
但近年來,兩年期實驗的報告漸漸發表,已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直接食用基改食品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郭華仁說,2012 年曾有一篇發表於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期刊的論文,以基改玉米作為飼料餵食老鼠,一年後老鼠的腫瘤發生率比一般老鼠高出許多。
籲政府確實實施來源回溯制度
促店家明確標示
基改食品除了農藥殘留之外,也可能直接對於人體造成危害,尤其是過敏體質、小孩與素食者,那麼消費者是否有辦法分辨出基改產品呢?
郭華仁說,美國與加拿大都是基改食品生產大宗,所以並無規定需特別標示出基改產品;但已有六十多個進口基改黃豆的國家規定必須標示,而先前台灣對於基改食品的標示要求卻很粗糙,只規定黃豆與玉米的基改產品、且含量達 5% 以上才需標示,散裝食品、沙拉油與醬油都不需標示。
郭華仁說,早餐店的豆漿、市場的板豆腐與餐廳的麻婆豆腐等,絕大部分都是基改黃豆製作;但因先前規定不需標示,都讓台灣人在不知情的狀況吃下肚。
直到今(2014)年 1 月,《食品衛生管理法》完成修法,終於將基改產品納管,未來於海關就需登錄管制,建立可追溯來源的制度;餐廳或早餐店業者進貨時,都會知道是否為基改產品,且必須明確標示讓消費者知道。郭華仁期盼,未來政府應嚴格執法,規定業者需清楚標示。
消費者可透過實際行動
支持非基改與有機食品
郭華仁認為,基改產品產生很多後遺症,並沒有發展的必要。農藥無論使用多少,土壤的有益微生物都無法恢復;最好是短期陣痛3至4年,完全不使用農藥,當土壤的肥力漸漸回來,雜草的生態多樣性恢復之後,環境裡面的昆蟲與微生物都是免費的長工,可為農夫服務工作,各生物之間相互制衡,又可免去病蟲害的問題。
郭華仁也說,消費者應該要團結一致,購買非基改食品,除了保護自己的健康,產業也可能因此改變。(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電系
改造(6)
除草劑(6)
嘉磷塞(2)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老舊門鉸鏈到年輕膝蓋,自體幹細胞治療讓人重返跑跳的日子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