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定義,為BMI大於/等於24以上定義為過重,超過27(含27)以上定義為肥胖。(圖/撰稿團隊提供)
肥胖是指身體內脂肪組織過量的囤積油脂,到了影響健康的地步。依照脂肪囤積於人體的部位可將肥胖分成幾種型態,有全身型肥胖、腹部型肥胖及四肢型的肥胖。
在臨床上及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上,最常使用之肥胖指標則是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此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長(公尺)的平方(BMI=Wt (Kg)/〔Ht(m)〕2);此一指標之取得方法簡單且快速可靠,而且與水密度測量法及雙重能量X光吸收測量法有極高的相關性(相關係數達0.9),因此應為一實用的肥胖測量方法。其他易測得的外表型包括:腰臀比、臀圍、腹部脂肪厚度、上臂三頭肌厚度、瘦素(Leptin level)等。
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的定義,為BMI大於/等於24以上定義為過重,超過27(含27)以上定義為肥胖。如果BMI沒有超上述的定義,但在腰圍上,男性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大於/等於80公分定義為腹部型肥胖,腰圍越大代表腹腔內及腹部皮下脂肪組織越多。而在上述肥胖定義中以腹部型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生的危險性最大。
整體歸納而言,肥胖可以根據身高及體重計算而得,亦可測量腰圍而了解,因此為了免於肥胖對健康的威脅,除了定時測量身高及體重外還需住要測量腰圍以確保遠離肥胖的危險性。
責任編輯: 蕭寧馨
審校:謝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