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膚之愛」是台灣醫學史上的佳話,描述1928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的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III, 1870-1957)醫師為救治13歲病童周金耀的腿傷,割妻子連瑪玉(Marjorie Landsborough, 1884-1984)宣教師四塊腿皮移植到周童傷口的故事。高雄醫學大學創辦人杜聰明博士曾邀請連瑪玉女士到課堂現身說法,並於1956年委請畫家李石樵描繪「切膚之愛」,目前畫作保存在高雄醫學大學。而彰基也成立「切膚之愛基金會」,致力於教育與社會服務工作。
看到「切膚之愛」畫作,我最感興趣的是1928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外科手術室裡的景象。在外科手術房裡,外科醫師無法單槍匹馬或徒手進行,需要許多儀器設備,以及龐大的「技術團隊」支援。在人員的編制上,除了外科助手外,也需要麻醉師,還要有護理人員協助消毒、準備及傳遞器具,以及照護術後的病患。當年環繞在蘭大衛醫師身旁的技術人員是誰?手術房裡的各種外科器材從何而來?是誰照顧術後的周金耀?
這幾年彰基成立院史文物館,建立網站,也出版精美的紀念圖文集,收集許多珍貴的史料、照片,以及口述史訪談,可以協助我們重建當年彰基外科病房的歷史場景。
當年來台灣宣道醫療的蘭大衛醫師,1895年12月18日從安平港上岸,隔天就跟隨安彼得(Peter Anderson, 1847-1913)醫生巡視新樓醫院,並且協助安彼得醫生施行手術,吃驚於醫院的簡陋。蘭大衛醫師先跟秀才林燕臣先生學習台語,後來到彰化,在租用的兩間房裡,以竹床充作手術台施行大小手術。1897年在彰化購買醫館地皮,聘請已故盧加閔(Gavin Russell, 1866 -1892)醫師的助手潘阿敦等從大社來服務,並且開始招收第一批5位醫學生。
1919年英國女宣教師協會指派有專業護理訓練的洪伯祺(Peggy Arthur)姑娘加入照護病患的工作,後來洪伯祺姑娘因為結婚離職。1923年蘭大衛醫師向台北馬偕醫院借調烈以利(Isabel Elliot)姑娘,接替洪伯祺姑娘的職缺,並且訓練3位在地的護士。6個月後烈以利姑娘借調期滿,開始往來台北與彰化,為彰基成立護理訓練班,直到1927年台北馬偕醫院因故停辦,烈以利姑娘才重返彰基專任直到退休。
根據彰基出版的《蘭大衛醫師與百年醫療宣教史》,雖然當年日本殖民政府禁止所有「外國醫院」的設立,但是蘭大衛醫師於1927年開始擴增醫院的硬體設備,不但購置第二代手術床,重視手術消毒工作的蘭醫師特地從英國購買手術用的洗手台,費時3個月海運到台灣。蘭醫師的得力助手文輔道(Harold Mumford)醫師引進英國教友捐贈的X光機,設立X光室與病理檢驗室。而烈以利姑娘也用心督導病患,並且改善醫院伙食與環境衛生。
至於麻醉的技術,根據台灣麻醉醫學會的資料,蘭大衛與文輔道兩位醫師曾經合著論文,提到:「不只小型的手術,連許多大型的手術都使用局部麻醉(注射古柯鹼製劑),而不少用於全身麻醉(吸入氯仿或乙醚),這證明局部麻醉是很舒服的,病人寧願在手術時能保持清醒且免於疼痛。這對於經常處於危急狀態中的急性下腹部病症者尤為重要。我們有信心把對於許多嵌閉性疝氣的病患能夠免於氯仿的致命性歸功於局部麻醉。」
在彰基院史文物館的網站上,可以看到1928年周金耀手術後,與蘭大衛醫師、洪大中醫師及兩位護士在病房裡的合影,周金耀與烈以利姑娘的合影,以及當年蘭大衛醫師查詢皮膚移植手術(skin-grafting),於1915年出版的醫學教科書。1956年李石樵的「切膚之愛」畫作應有所本,場景就是1927年彰基擴增後手術室的照片。
在照片裡,這間手術室有兩片對外的大窗與一扇門,右手邊的牆角有洗手的大水槽,圍繞在手術台邊的,有許多身穿手術衣(但是沒有戴手套與口罩,除了護理人員之外,也沒有帶帽子)的醫護人員,坐在病患頭部外側的,應該是麻醉師。
不過在照片以及李石樵的畫作裡,手術台上方是一盞簡單的燈具,而不是現代外科手術房裡必備的無影燈。彰基的第一盞,也是台灣的第一盞「無影照光燈」,是1933年來台接替烈以利姑娘,擔任開刀房護士的巫瑪玉(Marjorie Brookings)姑娘1935年因為感染熱病過世後,她在英國的雙親為紀念愛女所捐贈的。
從這些資料與照片看來,蘭大衛醫師1895年遠渡重洋到台灣,到1928年為周金耀動手術前,彰基外科部門的醫護人員與儀器設備已經紛紛到位。台灣「第一起皮膚移植手術」雖然宣告失敗(移植的皮膚脫落),但是在烈以利姑娘等人的照顧下,周金耀後來痊癒,並且在蘭大衛醫師的資助下,完成學業,成為宣教師。
外科醫療有血有肉,是許多電影與戲劇偏愛的故事與場景。例如在日劇〈仁醫〉裡,穿越到江戶時代的現代神經外科醫師南方仁雖有知識與技術,要為病人進行手術,當務之急就是訓練助手,製造各種儀器設備與藥物(包括點滴注射液、青黴素等),以及做好消毒工作。從科技與社會的觀點,尋找「切膚之愛」故事中由眾多醫師、護理人員,以及技術物所連結的網絡,讓我們看到外科手術更豐富的樣貌,也讓外科醫療人員與技術進入台灣的故事更加生動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