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抗生素的後遺症

106/06/02 瀏覽次數 2320

口服抗生素,特別是盤尼西林,是小兒科醫師最常使用的藥。因此口服抗生素對於嬰幼兒健康的影響,逐漸引起有識之士的注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孕婦在生產前或哺乳期間服用口服抗生素,是導致新生兒哮喘、過敏的風險因子。出生後一年內接觸抗生素,與過敏疾病、炎症性腸病、肥胖,以及神經認知發育不良有關聯。

 

最近以小鼠做的實驗顯示,以口服抗生素改變腸道菌群組成可能會造成免疫與代謝的長期後果。例如從生產前1星期直到斷奶,母鼠飲水中摻入低劑量盤尼西林,新生鼠成年後體重較重、體脂肪較高;即使牠們的腸道菌群在停用盤尼西林4星期後就恢復正常。而無菌小鼠不僅血腦障壁發育不良,腦子的發育、神經化學,以及社會行為都受影響。好幾個實驗還證明高劑量的抗生素、抗真菌劑會改變小鼠的行為。不過在正常情況下,人不可能服下那麼重的劑量。

 

於是加拿大一個研究團隊以小鼠另外做了實驗,使用的盤尼西林劑量符合醫療用藥規範。研究人員在母鼠生產前1星期開始在飲水中添加盤尼西林,持續3星期,直到新生鼠斷奶。哺乳期間,母鼠攝取的盤尼西林會隨奶水進入幼鼠腸道。實驗分3組:實驗組飲水加了盤尼西林;另一組除了盤尼西林,還添加一種益生菌;對照組什麼都不加。

 

小鼠出生6周後,研究人員測驗牠們的社會性向,一個測驗是把小鼠放在一Y形通道中的分岔點附近,讓牠自行選擇走入哪一岔道。一岔道的盡頭有一小籠子,其中有一隻同性的陌生小鼠(社交對象);另一岔道的盡頭則是一空籠(物)。結果,實驗組在空籠旁逗留的時間較多;對照組偏好社交;而盤尼西林+益生菌組,表現中庸。

 

接著研究人員在空籠裡再放入一隻陌生鼠,觀察牠們的反應。結果實驗組小鼠對第二隻陌生鼠比較不感興趣;對照組則相反,對「新人」較感興趣;盤尼西林+益生菌組再度走中庸之道。在另一個測驗裡,實驗組的雄性暴力傾向較高。

 

這個實驗證明,即使是正常劑量的盤尼西林,都能造成觀察得到的後果。

 

參考資料

  1. Leclercq, S., et al. (2017) Low-dose penicillin in early life induces long-term changes in murine gut microbiota, brain cytokines and behavior.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doi:10.1038/ncomms15062.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