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BioTOP點子工作室–侯松男老師

103/07/10 瀏覽次數 12424
侯松男老師任教於彰安國中,擁有大葉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與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雙碩士學位,並創辦BioTOP點子工作室。侯老師說高中時曾遇到一位熱心的生物老師許迺基,因而引發他對生物學的興趣。大學時,未能順利選讀所愛的生物系,最後選擇與生物較為相關的環境工程系。在學期間,曾於教授實驗室工讀,也因此養成了「從做中學」的習慣。

就讀環工所期間,侯老師常帶領學弟妹做研究,發現自己對教學有極大的熱忱。畢業後,一來無法忘懷對生物學的喜愛,二來對教學有興趣,他再度報考彰師大生物所,一圓兩個夢想。
 
BioTOP點子工作室前身Eco-Park

談到BioTOP點子工作室,侯老師說一切起源於彰師大就讀的期間。當時大家的目標都是考取教職,他認為教師這個行業需要培養與人溝通的技巧以及解說的能力。因此,找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夥伴,向環保署申請「大專生推動環保行動計畫」經費,由他擔任計畫主持人,耗費1年時間,將校內荒廢許久的蝴蝶園重新整理,命名為Eco-Park開放式生態教材園,宣導自然棲地永續經營與保育觀念,同時也培養擔任教師的技能。並進一步與校內生態保育社團合作,舉辦營隊、設計生態課程,假日則走出Eco-Park,將課程帶到校外,分享給其他有興趣的學生。侯老師提到,當時建立革命情感的夥伴們,即使畢業後仍保持密切聯繫,彼此分享教學經驗。

除了Eco-Park以外,侯老師也曾承接不少其他工作,並扮演連結者的角色,負責找人合作以及對外連繫。這些經驗,成為日後成立BioTOP點子工作室的重要基礎。
 
BioTOP點子工作室

BioTOP點子工作室成立之初並沒有名字,命名的靈感來自同為工作室成員的林莞如老師。林老師的博士論文以侯老師為研究個案,探討生物教師的專業成長。論文中提到侯老師的工作室是一個任務導向的工作室。任務導向英文task-oriented partnership的縮寫是TOP,Bio則是生物學biology的縮寫,BioTOP點子工作室即是一個生物學任務導向的專業成長社群。

目前工作室的成員約有數十位,分布於北中南,定期聚會,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BioTOP也在網路上設立部落格,以共筆的方式分享教案與活動資訊。每當團隊參與各類活動後,成員之間會分派工作,將活動的菁華分享至部落格。因網友的反應相當熱烈,內容也越來越豐富。

除了BioTOP點子工作室的定期聚會,侯老師也積極參與其他相似性質的團體,例如簡志祥老師發起的生物趴辣客,彼此分享教學經驗與新的點子。「並不是每一次我都能提供好的點子,但是每當我將想法分享出去,就會有回饋。」雖然成員都說侯老師點子很多,但他認為一個人能有的點子終究是有限的,透過大家腦力激盪,會有更多有趣的點子。

近年來,BioTOP已舉辦數次TOPshow活動,成果豐碩。TOPshow的目標是增進教育夥伴的教學知能,以及推廣平易近人的科普活動,討論的議題多元,包括課室經營、生物相關教學分享等。TOPshow的舉辦模式也未受限,第1屆仍在摸索階段,故參與對象為BioTOP點子工作室的成員與在生物趴辣客活動中熟識的夥伴,活動內容為如何進行生物教學的課室經營。由於反應熱烈,第2屆開始,開放給其他對於生物科普教育推廣有興趣的教師共襄盛舉。第3屆則邀請簡志祥老師分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最近一次的第4屆,則與彰化縣自然輔導團及彰安國中合辦,同樣邀請簡老師演示如何對知識背景以及年齡差異較為複雜的群體進行差異化教學。
 
認知衝突學習策略

談到教學方式,侯老師常以認知衝突策略引發學生興趣。「進入正式課程前,我先引起學生的疑惑或矛盾,使學生陷入思考,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自然會引發學習的興趣。」他以螞蟻的教學為例,先對學生展示各種螞蟻與部分身形構造類似螞蟻但實際上並非螞蟻的生物圖片,接著請學生指出哪些圖片是螞蟻,哪些不是。學生有時答對,有時答錯,答錯時則產生認知上的衝突,此時學生會想知道究竟哪裡弄錯,而有了學習的欲望。接著他再給學生看大型螞蟻的展足標本,並要求學生作生物繪圖,透過繪圖記錄的方式,學生能觀察到螞蟻的細部結構,獲得辨識螞蟻的資訊。

「畫圖的過程中並不強調繪畫技術,我會先給學生觀看繪圖示範影片,引導學生如何繪圖,接著就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在觀察螞蟻的過程中常發現一些特殊的結構,侯老師就把握機會,告訴同學這些構造的名稱。「像學生發現螞蟻的腹部和胸部中間有一個節,但並不知道名字和功用。我會把握這個機會告訴學生那是腹柄節,並解釋該結構的用途,學生的印象因此更加深刻。」
 
科普教育的推廣難題

過去也曾有老師質疑侯老師的教學方式,認為他所講授的知識,一般老師只要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而他則需要花數倍的時間。侯老師表示,他的教學方式所傳達的知識內容並不深,故知識的傳遞並不是他教學的唯一目的,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引發自主學習的意願。

在課堂上,由於教學進度等壓力,從事這類型的教學自然有諸多困難要克服。「我很感謝彰安國中,願意給我機會和教學的彈性空間,讓我嘗試發展不同的教學方式。學校也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替學校帶來正面的效應。不可否認地,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起傳統的授課方辛苦許多,但每當完成教學時,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描述的。」
 
培養正確態度才是關鍵

科普教育對侯老師而言,並非僅是一個讓學生念好書的手段,而是透過科普教育,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理解做事的方法和應有的態度,藉此培養責任感。

「比起考試,我更重視學生面對課堂作業時所做的努力。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我不會生氣,考試成績不佳,可能是學生的學習步調趕不上教學的進度,並不一定是程度不好。但學生沒有按時繳交作業時我會很生氣,那是不負責任的態度。」侯老師認為,並非所有人都想要當科學家,所以培養責任感和正確的態度反而是更重要的事情,而良好的態度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一生受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