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從雲端打開學生的眼界–謝隆欽老師

102/08/26 瀏覽次數 17043
有些老師手執教鞭數十年,從來不曾改變過教學方式,教學工具永遠就是粉筆、黑板和考古題,維持教學品質的方式就是紅筆和負面批評。但台灣也有一批老師勇於突破傳統,不停創新教學模式。中山大學附屬國光中學的謝隆欽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運用學生熟悉的工具
 
第一眼見到謝老師時,他穿著白襯衫黑褲子,感覺像是一位個性很正經和嚴謹的老師,但談話後漸漸覺得他其實是位冷面笑匠,「認真」才是能適當形容謝老師的詞語。因為他的教學充滿了創新的元素,運用年輕人最熟悉的工具,像是網路、臉書、部落格和iPad智慧行動裝置中許多酷炫的應用程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上課不覺得枯燥乏味,同時可以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來吸收科學知識。
 
例如,利用iPad的應用程式,以「擴增實境」的方式展示傳統上昂貴和難以理解的「天球」,把iPad舉起對著天空某處,從它的角度和使用者的方位就能讀取資料庫中的星座方位,再透過眼前的實景疊合虛擬的資訊,就可以讓學生看到此時此刻的星空,突破教學的時空限制,就算在白天、在室內,都可以模擬在迷人的星空下,進行有如親見的天文教育。另外,網路上也有很多動畫資源可供下載,好比說從古至今,地球上的大陸板塊隨著時間飄移的情況,可以用動畫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看到這樣的呈現方式時,會更有感覺。」謝老師說。
 
「學生看到老師在課堂上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工具時,很自然地把老師當成是跟他們一國的人。」謝老師表示,當學生願意拉近與老師的距離時,很自然就能夠把老師想要教他們的知識聽進去。
 
除了課堂上用不同的方式教學,謝老師也利用臉書和部落格,並常常更新內容,上傳生活中的新發現和科學小知識,包括氣象、流星雨和參觀博物館的心得等,讓讀者跟著他隨時隨地都能一起吸取新知。
 
說起如何開始寫部落格,他很坦白地說,「其實一開始寫部落格,只是想抒發教學上的挫折和不愉快。」謝老師很記得那天是在2005年5月3日,帶學生參加科展回來的時候。從那個時候開始,部落格從情緒的抒發,漸漸變成了教學心得的紀錄,五花八門的科學活動內容都可以在上面看得到。喜歡攝影的他也會用自己所拍攝的地理景觀照片,自製成月曆供學生或讀者下載,更不時整理許多網路上的文章連結,宛如是一個科普世界的小窗口。
 
以學生為主
 
謝老師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來到國光中學之前,曾在台北市麗山高中和屏東來義高中任教,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常常帶著學生往戶外跑,不論是參觀博物館或自然景觀的實地考察,或是氣象站資料採集的實作。
 
什麼事情讓他開始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和工具?他說,「當年剛從金門退伍後就到學校教書。課堂上,有位學生問到MSN,但我聽都沒聽過,所以就問說那是什麼。結果換來全班的哄堂大笑。」從那時候起,他就加緊腳步學習,要趕上學生所習慣使用的科技工具,唯有這個方法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謝老師每次到新的班級上課時,一定都會給他們8樣見面禮,分別是:保持好奇心、嘗試自然觀察、嚴謹的科學思考、善用網路資源、廣泛閱讀、參加演講與展覽、參加營隊和競賽、善待地球環境。顯現出他用心引領學生,並且鼓勵他們自動自發學習的教學方式。
 
謝老師的學生朱曼華說:「聽老師上課很過癮,他會用很多有趣的方式來講課本中的東西,也會補充很多課外的教材。」被問到同學對老師的印象是什麼,她笑著說:「就是科技狂人啊!」
 
朱同學去(101)年代表學校參加高雄市地球科學實驗能力競賽獲得佳作,她很感謝平日謝老師的栽培,包括成立讀書會,徵召了幾位對地球科學特別有興趣的學生,每周一次分享課外知識,增廣學生的見聞,也增強他們融會貫通的能力。
 
「一位好的老師,必須與時俱進。新的教學模式必須以學生為主,而不是老師為主。」謝老師解釋說,以前是老師決定學生要學什麼,學生必須照單全收,但是現在的時代和社會狀況變化很快,老師教的已經不一定是學生所需要的,而且每位學生所需要的也都因為他們個別的資質、個性和興趣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要如何依照每位學生的不同活化教學,同時運用差異化的評量方式,是老師需要學習的。
 
推行新教育模式
 
謝老師除了在國光中學任教外,也被教育部聘為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團隊的成員,經常到處授課訓練輔導員,而這些輔導員再到各地方傳達中央的教育理念。
 
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施行,過去一兩年內全台灣的國高中老師經常一起研習,討論配套的教育方式。「新的教育模式會著重在差異化教學和自組教學,把學生們分組,每個組別內會分配不同性向和學業成績的學生,成為一個共同體,讓他們互相提攜,功課好的教功課不好的,而比較會讀書的學生也許在其他方面需要有其他專才的同學幫助。」
 
謝老師指出,從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評比來說,過去這幾年台灣在亞洲國家或經濟體中有節節落後的趨勢,而如韓國、日本和香港等,則都在用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改善中學的數學和科學教育品質。「這反映出台灣教育體制和教學方式的僵化,跟不上大環境的改變。」他說。
 
打開學生的眼界
 
老師應該怎麼做才能提升教育品質?除了前文提到的新教學模式外,謝老師還說:「教育就是打開學生的眼界,所以老師自己要先打開自己的眼界。老師自己的眼界要廣,才能做到多元化的評量和差異化的教學。」而現在的教學資源其實唾手可得,學生蒐集資料和新知的能力也突飛猛進,往往比老師還要強。那麼是不是老師的角色就被取代了?他認為,老師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扮演的是一個連結知識和資源的角色,引導學生去找到有用的資源和妥善的運用。
 
投入了非常多的時間,並且無時無刻都利用網路分享新知給學生,謝老師私下也很嚴謹地記錄他在每個班級的每堂課上了些甚麼,他說一開始只是想幫助自己不要在同一個班級講同一則笑話,慢慢演變成了一本密密麻麻的教學日誌。
 
對於這一切的投入是否值得的問題,他說,「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學生的微笑,而且能夠讓學生成長,最後比老師更強。」謝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他說這句話的眼神中一覽無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