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心臟能再生嗎?

102/10/28 瀏覽次數 9117
身體不同器官、不同組織的細胞有不同的壽命,例如人類紅血球是100~120天。可是醫學界相信,心臟與腦子一樣,組成細胞一輩子不變。嬰兒出生時,心臟的肌肉細胞數量就已經固定了。

大家常聽說的心臟病心肌梗塞,就是心臟的肌肉細胞大量壞死的結果。現在正在發展的再生醫學,有一個熱門的研究項目,就是以幹細胞修補心臟,補充壞死的心臟肌肉細胞。

可是義大利醫師安維薩(Dr. Piero Anversa)卻相信心臟是個動態的器官,而不是靜態的器官。他的意思是:構成心臟的肌肉細胞一直在更新。他於1970年代到美國;自1980年代下半葉起開始宣傳這個概念。安維薩是心血管幹細胞研究的先驅,最近他轉到哈佛大學醫學院任教。他估計,人到了老年,心臟已經完全更新過4次。但是相信他的人不多,因為他拿不出證據。

安維薩無法以實驗證實他的估計,因為可以用動物做的實驗,無法用人來做。用動物做實驗,只要用帶有放射性原子的分子注入動物體內,就可以追蹤特定細胞的生命史,看它從誕生到凋亡要多少時間。

現在,瑞典卡洛琳學院的研究員傅里森(Dr. Jonas Frisen)想出了一個高明的點子,可以估計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更新率。他利用的是:核子試爆的後遺症。

核子試爆會在大氣中製造大量的14C,那些14C以CO2的形式進入植物體內(植物以光合作用把CO2與水轉化為葡萄糖與氧)。動物攝取植物,那些14C就進入了動物體內。總之,核子試爆造成的14C,透過食物鏈會進入人體。

1963年,核子國家同意停止在地面試爆核彈,改採地下試爆,因此大氣中的14C數量開始減少。結果是,此後身體的新細胞,細胞核DNA分子裡的14C數量,必然比過去形成的細胞來得少。只要測量細胞核DNA分子裡的14C數量,就能斷定那個細胞大概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傅里森發現,心臟細胞的更新率,25歲時是每年1%;到了75歲,減半。人一生,心臟的細胞會更新一半。成年人的身體細胞,平均壽命是7~10年。

他的下一個研究問題是:找出更新心臟肌肉的控制機制。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