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食品加工用設計油脂(Designer Lipids)
105/01/29
瀏覽次數
6048
蕭寧馨
|
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油脂的功能和性質不僅取決於脂肪酸分子結構的飽和度、碳鏈長、雙鍵類(ω-3,6,9)、順反式等,也與三酸甘油酯分子內的結合位置有關。新興技術利用專一性酵素可以控制特定位置的脂肪酸種類,產製許多非天然的新式設計油脂(designer lipids),或稱為結構油脂(structured lipids),可作為食品添加物或替代原料。
近年來積極研發的代用油脂與食品添加物如下:
1. 母乳代脂 (human milk fat substitutes,HMFSs):母乳含有豐富的脂肪,是嬰兒最主要的飲食能源。乳脂的分子特性是sn-2結合棕櫚酸(C16:0),sn-1,3結合油酸(C:18:1)等不飽和脂肪酸。加工技術可利用棕櫚油硬與高油酸葵花油為原料,經酵素的反應製造與母脂相同的母乳代脂,做為嬰兒配方奶粉的原料。
2. 可可代脂 (cocoa butter equivalents,CBEs):可可脂是巧克力的主要成分,三酸甘油酯分子為對稱性,sn-2結合不飽和脂肪酸,sn-1,3為飽和脂肪酸。加工技術可利用低成本的油脂原料來製造可可代脂。天然可可脂摻用部分代脂並不影響食品的物化性質。歐盟的規範允許「巧克力」產品可摻用代脂,但以5%為限。
3. 無反式脂肪之塑形油脂(trans-free plastic fats):這是酥油和乳瑪琳類的油脂,過去的原料是部分氫化油。現在改以飽和油脂和高度不飽和油脂為原料,經酵素交酯化作用,製造出物化性質相當,但沒有健康疑慮的產品。
4. 修飾磷脂質:利用磷脂解酶(phospholipase)A2(PLA2)將第2個碳上的脂肪酸水解除去,生成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是食品常用的乳化劑。
單甘油酯(monoglycerides)與雙甘油酯(diglycerides):兩者都可用做食品添加物的乳化劑。單甘油酯有兩型,脂肪酸可結合在甘油分子兩端之一的碳(1-MAG)或是中間的碳(2-MAG)。雙甘油酯主要是1,3-DAGs或混和型。(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食品營養與安全之民眾科普教育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陳信宏
審校:
謝淑貞
食品添加物(14)
油脂(2)
推薦文章
112/04/28
解析臺灣「負碳」技術發展的挑戰,為何自然碳匯潛力無窮?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5/31
讓水資源永續,民生農業工業皆免於無水之苦: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永續水源治理」計畫
陳亭瑋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8/31
臺灣有哪些「智慧節能減碳」新技術可應用?專訪東海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張嘉修教授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4/28
暖化加劇、巴黎氣候協定難兌現,各國如何靠「負碳排創新」趕上淨零?
黃怡婷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