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稻田是濕地,居民是生態社區衛兵,從社區生態旅遊一探社區生態保育與「根經濟」!

113/05/29 瀏覽次數 5940

你聽過「社區生態旅遊」嗎?你可知道,除了國家公園與各式保護區,眾多鄉村社區部落其實也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節點?我們這次邀請到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跟我們分享生態體系的嶄新定義,也瞭解人們如何透過社區力量、組織和行動守護自然,進而創造保育與經濟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墾丁社頂部落的巡守隊

墾丁社頂部落的巡守隊。圖片來源: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打破認知:尋常之地中經常被忽視的生態系

珍稀物種的棲息地,不只存在於保護區或原始環境。「事實上,我覺得大家常忽略的就是鄉村地區,也就是現在國際上在講的『里山』(satoyama)地區。」陳美惠教授指出,這類鄉村地區最為人忽視的,莫過於一些「人為創造」的生態系。「像這種鑲嵌型或馬賽克型的生態體系,其實也支持著多樣物種。以水稻田來講,裡面就會有青蛙、蜻蜓、豆娘、田螺、泥鰍,還有很多水生昆蟲和植物。」事實上,這裡形成的農業經營環境就是一種「濕地生態系」,只是過去人們較著眼於生產,忽略了生態系所帶來的價值與貢獻。

除了稻田,農業生產環境裡還有各式各樣的魚塭、果園和竹林等。「不要小看竹林,像嘉義縣大林鎮上林社區的竹林裡就住著一種諸羅樹蛙這樣的保育類動物。」陳美惠教授笑著說,也提到鄉村常見的池塘或埤塘經常被當成沒有用的地方,最終被填土造鎮或蓋立工廠與房屋,做其他的土地利用。「比方桃園地區的二級保育類動物臺北赤蛙,牠們最後的藏身之處就是這些埤塘,但這些埤塘卻一個個都在消失。」除了改變土地利用方式之外,也有可能因經營管理不善而使棲地環境劣化,像是人為亂丟垃圾、外來種入侵等問題,最終讓依賴這個環境生存的物種消失。

陳美惠教授以一個假想情境說明農業與生態的緊密關係:某片農地可能原本是相當具生物多樣性的棲地,有樹木、果樹、埤塘、圳溝、菜園⋯⋯如果一味追求生產量能與經濟效益,將農業工業化,最終就只剩單調的生產環境和物種。「回憶孩提時代,我們可以在田裡抓青蛙、在小溪流裡抓魚,還可以追著蜻蜓和蝴蝶跑呢。」陳美惠教授感嘆。

臺灣小蹄鼻蝠

臺灣小蹄鼻蝠。圖片來源: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展開行動:號召社區志士,守護生物的原鄉

為了守護當地物種與牠們的棲地,社區居民參與就十分重要,常見的有「巡護、調查、監測」等。

巡護的部分,是去看有沒有盜採、盜獵,甚至傾倒垃圾或亂丟東西等情事,並和政府部門合作通報、取締。「只靠公務員和警察,是很難做到這些事的。」接著居民會去做調查,看社區周邊環境裡有什麼樣的動植物物種。調查完之後,社區可能會針對某些重要物種或環境做長期監測。「比方這個地方本來應該有蝙蝠,現在牠們有沒有在這個地方、牠們的行為是什麼、大概數量是多少等。監測時間一久,我們就會瞭解到物種的變化狀態,像是每月或年度的變化趨勢,這些對經營管理都很重要。」對此陳美惠教授也補充:「當然,不是說請居民監測他就會監測,還是得有在地知識跟科學專業的訓練。」

此外,還有一些外來入侵種,如福壽螺、斑腿樹蛙、琵琶鼠、沙氏變色蜥、小花蔓澤蘭、銀合歡等,部落社區就會展開移除行動。部分物種在人類耕作時來到田裡躲藏(甚至在此下蛋),居民也會盡量去不去干擾,讓牠們能在這裡生存、孵育後代。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中型東相手蟹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中型東相手蟹,每年雨季、新月或滿月前後的幾個晚上,抱卵雌蟹會到海邊釋幼。圖片來源: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社區保育的風貌,並不限於上述歸納的工作內容,這之中也長出了更積極的行動。陳美惠以屏東縣滿州鄉港口社區的護蟹行動為例:「像我們在屏東滿洲那邊,抱卵的雌陸蟹在繁殖季要到海邊釋幼,但可能過馬路就被車子輾壓成陸蟹乾。」因此,在陸蟹(如:中型東相手蟹)要去海邊釋幼的重要月份或季節,居民便會去指揮交通,或是把牠們撿到水桶裡、幫牠們度過這段死亡公路,甚至結合公部門思考打造地下廊道的可能性。

過境里德社區的灰面鵟鷹

國慶日前後過境里德社區的灰面鵟鷹。圖片來源: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另一個案例,則是將「鷹的墳場」扭轉為「護鷹社區」。「過去政府常因為要取締獵捕侯鳥的人,雙方一直處於僵局,搞得跟警察抓小偷一樣」,如今當年的獵人也已透過這些生物資源認知到「社區有何生態資源、其價值為何,以及個人與部落永續的關係是什麼」。陳美惠教授剖析,當中有許多教育和溝通過程,也讓這些同為社區成員的獵人挺身而出從事保護行動。「他們放下獵槍,在灰面鵟鷹過境時輪班巡護,讓他們能安全棲息一晚,隔天可以順利出海繼續往南遷徙。」

 

細水長流:里山根經濟,讓生態與生活雙贏

當然,一個地方要永續不能只有保育,經濟也是一大課題。陳美惠教授指出,保護環境恰巧為居民帶來新的機會。「那麼愛護野生動物,都不敢噴藥。我要買你的農產品!」當消費者瞭解這些友善作為並願意支持產業,就會形成一種新的經濟模式。陳美惠教授繼續分享:「最常見的就是去部落參加生態旅遊,接受他們的付費導覽解說,聽完之後你會被觸動,然後就想買一些農特產品、伴手禮、文創品,甚至吃個部落風味餐、喝個部落的下午茶、住個部落民宿,搭配接駁交通服務。」而這種因保育而創造的「里山根經濟」,早已在臺灣風起雲湧地展開。

社區成員正在為民眾做導覽解說

位於屏東縣霧台山上,西魯凱族最古老、最高的阿禮部落,社區成員正在為民眾做導覽解說。圖片來源: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里山根經濟的核心理念,便是串聯農村產業活化與生態保育。過去,保育跟經濟站在對立面,很多工商業經濟發展都是在傷害環境、掠奪自然資源。「鄉村地區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個路就是保護生態系,即是我們所謂的生物多樣性。」陳美惠教授進一步說明生物多樣性的真諦:「多樣的生態系支持多樣的物種;物種有很多族群,帶來多樣的基因。」很剛好的是,「保育的主流思想所指涉的範圍已經把生態系、物種跟基因的多樣性全都考慮進來,並透過永續利用自然資源來促進社區永續經濟。」這讓臺灣發展十數年的社區保育與經濟型態,與當代國際重視的議題不謀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都叫「社區保育」了,社區裡的「人」也是發展里山根經濟的一大關鍵。想欣賞動植物,可以去自然野地或保護區等原始之地,而會想來社區最不能被取代的就是「地方文化」。「文化的產生,是一個地方的住民長期適應當地環境、運用當地資源所產生的,表現在它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裡。」陳美惠教授表示,遊客之所以想親近社區部落,就是因為它連繫著在地人文特色與產業。「可以欣賞到別具地方特色的生物和生態體系,又能吃到特產、體驗在地生活文化,不是更有魅力、更有趣嗎?」

社頂部落夜間生態體驗遊程

社頂部落夜間生態體驗遊程。圖片來源: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攜手打造人與自然共好的家園

展望未來,陳美惠教授呼籲應擴大支持社區保育,凝聚各界共識。「我們已經把保育與經濟做連結,再來就是持續讓社會大眾知道、支持這樣的行動。」社區保育可以是臺灣引以為榮的一大領域,陳美惠教授盼各界能多支持以保育為基礎的產業發展。「不只是讓民眾覺得環境很好;全國都快樂、在地人很不快樂,這樣就不對了。反之,應該是要讓在地人也享受到保育所帶來的惠益,這同時是《生物多樣性公約》非常強調的一件事。」她語重心長地說。

生態系與人類休戚與共,需要政府與民間公私協力,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榮景。陳美惠教授也期許,臺灣能在漫長的保育之路上,以社區為中心加諸種種知識傳承與在地行動,讓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能永續長存。

 

資料來源
  1.  採訪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