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吳春桂的高標準化學研究之路與教學初心

108/04/18 瀏覽次數 4195

吳教授認為,當老師是個良心事業,因此在教學上,均嚴格要求學生了解知識的本質,也盡心教學生如何判斷事物的真偽及重要性。吳教授認為,當老師是個良心事業,因此在教學上,均嚴格要求學生了解知識的本質,也盡心教學生如何判斷事物的真偽及重要性。

 

初見到中央大學化學系吳春桂教授,許多人可能會先從媒體報導以及她拿到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或有庠論文研究獎或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資歷中,形塑對她的第一印象,以為她是位高大嚴峻的女老師,但真正見到嬌小溫柔的吳教授,對照她過去十多年來在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究上展現的豐沛能量,多會產生印象落差,「不只是你,也有其他人第一次見到我時,很驚訝本人與照片上的差異。」吳教授笑笑地說。

 

在吳教授身上的確有很多的矛盾點:她看起來嬌小柔弱,卻是中央大學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心的創始者;她沒對特定科目展現旺盛的興趣,卻對化學從一而終持續專研至今;她的教學方式也不是以理論知識或實驗技術為最重,反而是將「如何學會判斷萬事萬物真偽」成為她最常諄諄教誨學生的重點。

 

心無旁鶩的化學之路

 

「其實考大學會選填化學系,只因為那時對整個世界認識很不清楚,以為學化學出來好找工作。」對為何走向化學之路的疑問,吳教授平平淡淡地說著。民國50年次、出生在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這個多屬吳姓的村落,由於村落靠近臺灣海峽,村民以種田、補漁為生,國小畢業後,吳教授因父親在後山花蓮經商,全家搬到花蓮,考高中時她原本以師專為第一志願,但因為成績不夠好,只能改念花蓮女中。

 

「我的中文和數學很好,但英文、史地差,所以高中就讀自然組,而且因為在鄉下成長,沒什麼國際觀,也不知未來科技的進展,只是認為任何東西都用得到化學,念化學一定可以找到工作,在那個先填志願再考聯考的時代,即便大學成績上得了中央大學數學系,因志願填寫的順序,最後被分配到輔仁大學化學系。」吳教授說。

 

即便如此,吳教授到了台北念大學後,也未曾對所選的路產生懷疑,大學時她以非常前面的名次畢業,理所當然考上了臺灣大學化學系碩士班,拿到碩士後也順利進入工研院化工所持續做化學的研究。

 

「我家裡經濟環境很普通,家裡對我的選擇的路沒有意見,所以學生時代也沒想說一定要配合興趣走未來的路,我的個性就是接觸到什麼就努力把它做好,不會去分析所選的路是否為最好的選擇,盡力將該做的事情做好應該就是最好的選擇。但碩士畢業後在工研院化工所做催化反應研究兩年,或許當時的工研院由於沿襲日據時代傳承下來的氛圍,員工平均年齡高、研究氣氛也沈悶,又看到大學同學出國讀書,於是決定也出國留學。」她說。

 

工研院辭職後回家一個禮拜,吳教授便收拾行囊前往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化學系念博士,而後以四年半時間拿到博士,再到普渡大學做兩年多的博士後研究,一心想要回國工作的她,在一百多位申請人當中,幸運拿到中央大學的聘書返台任教,在中央化學系一待至今24年。

 

高標準自我要求,創建全台唯一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量測實驗室

 

這一路上看似平順、沒有風浪的求學生涯與職涯,讓人羨慕,但仔細了解吳教授每個階段的歷程,會發現到,這些成果其實是她以高度的自我要求所造就的。

 

「我求學時期一直有小小的挫折感,在碩士與博士求學期間,雖然指導教授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沒有不滿意,但我老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應該能做得更好,而且覺得自己做好就是本份應該的。」她說。

 

在美國讀博士期間,對自我要求極高的吳教授當然不負教授所望順利完成學業,「一路以來,我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事,能獲聘到中央大學任教,當時真的是很感謝老天爺的眷顧,因為自己之前只想當個小學老師,沒想到卻當上了大學老師,所以剛回中央時,我對學校一無所求,充滿著感謝,自然非常認真的做每一件事。」吳教授說。

 

進入中央大學後,吳教授仍舊持續寫計畫、做研究、教學生,善盡大學教授的職責,而2010年拿到一項科技部的「大」計畫,讓她得以全力累積在太陽能電池上的研究能量。

 

「所幸收到了幾個不錯的學生,讓研究有點突破,因此在2010年底我拿到科技部一項大型計畫,再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將一些老舊實驗室,整建出嶄新的、全台唯一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量測實驗室」。」她說。

 

「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量測實驗室」除了做前瞻研究之外,還建立了一個開放平台,讓全國的研究者前來使用實驗室,也包含為協助產業所建置且通過ISO-17025認證的太陽能電池效率評價實驗室,而在實驗室篳路藍縷草創之初,對此難達成的目標,許多人或許並不看好,面對這超過一億的經費,需要購買硬體設備及招募訓練人才,不僅瑣事極多,也考驗著吳教授的能力,「回首過去坦白說過程很辛苦,但隨著實驗室建立及研究人員到位,研究也慢慢做起來,這產生了正向的循環,讓我體會做任何事情,只要花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就能達成好的成果。」她說。

 

立志化研究為商品,貢獻社會

 

十多年前,吳教授就著手進行合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其所合成的染料分子,曾是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而其研發成果也陸續取得台灣、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專利權,同時也已順利將染料技術移轉給台灣福盈科技公司、日本田中金屬製作所,吳教授也因此拿到科技部傑出科技移轉貢獻獎,另外,其目前開發完成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運用創新製程方法,由於使用很少量的有機物、鉛、鹵素為原料,原料成本只有矽晶的百分之一,效率卻達八成,更是當前很被看好的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目前也將相關技術技轉給業界。

 

「我現在的最大的志願就是讓新世代太陽能電池成為真正的產品,而這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吳教授說,所以吳教授竭盡所能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希望能藉用所有可能的機會將這個志願實現,其中,讓「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量測實驗室」能發揮最大的功能,就是吳教授貢獻自我的最佳管道。

 

不變的教學初心,教學生認清真相正面表達

 

對吳教授來說,當老師真的是個良心事業,「在教學上,我很嚴格要求學生了解知識的本質,也盡心教學生如何判斷事物的真偽及重要性。」吳教授說,她不教學生以當個好人或做有用的人為人生最高目標,但要學生能學會認清事情真相,再做合乎自己心意的選擇,同時也要培養對任何事物正面表述之能力。

 

「現在的學生從網路擷取知識,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網路有很多偽知識,所以我要學生一定要先學會判斷,另外也要求他們要懂得用正面方式表達事情,像是學生常在報告研究成果時說「反應做不出來」,但我要他們講的是:做不出來後,可以怎樣怎樣改善來解決問題,用正面的方式表達,才能獲得別人正面的回應。因為人生就像化學一樣,不同的合成就會成就不同結果,而對人生抱持正面的態度,就能造就正面的人生。

 

「或許我不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但我認為當老師一定要有雞婆的成分,就是一顆恨不得學生好的那份心,所以從我這裡出去的學生,多半都有就業的品質保證。」講到這裡,吳教授開心地笑了,而這也是一位原本只想當小學老師,人生路走一走卻成為了大學教授的那顆初心吧!

資料來源
  • 原標題:多一份研究與教學的初心—中央化學系吳春桂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