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望伊斯蘭能賦予氣候議題推動力量

101/12/17 瀏覽次數 8897
新聞報導

在卡達一間最多人參拜的清真寺,伊瑪目(Imam)在禱告會上討論敘利亞內戰、埃及不安情勢、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為非會員觀察員等時事,對氣候變遷議題則隻字未提。其中一位信徒阿罕哈辛(Adham Hassam)表示,「對阿拉伯和伊斯蘭教國家而言,首要關切是政治與經濟問題,況且他們未引起環境污染、更沒有受氣候變遷影響。」

其實,可蘭經裡有超過1500則韻文跟環境有關,理應有一定程度的關心,但伊斯蘭宗教領袖仍對當前最重大的氣候變遷環境議題不表示任何意見。這令穆斯林的環運人士感到失望,他們認為藉由伊斯蘭宗教領袖的影響,才能改變回教國家對環保議題的消極態度。

事實上,各宗教都在環保議題上扮演積極角色,例如達賴喇嘛不斷呼籲各國政府更重視氣候變遷,美國宗教領袖則和環保團體發起「綠色宗教」(green religion)或「生態神學」(eco-theology)運動。

反觀穆斯林,美國威廉瑪麗學院人文科學教授塔瑪拉宋(TamareSonn)坦言,環境議題應該更受伊斯蘭教重視,才能發展出更負責的穆斯林。

穆斯林的環保人士認為應該發布有關環境議題的教令(fatwas)或是介紹可蘭經裡有關環保的教義。伊斯蘭生態與環境科學基金會(Islamic Foundation f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創辦人法茲倫‧加里(Fazlun Khalid)便應用宗教力量,去說服穆斯林更重視環境議題。

「一位漁夫告訴我,他們可以違反政府的法令,但不能違背造物主的法則。」,加里成功讓漁夫不再使用炸魚這類破壞海洋生態的捕魚方式,此外,他也在奈及利亞和巴基斯坦推動森林保護運動。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早期社會科學家探討宗教與社會的關係,認為宗教是在科學知識發達之前,人類用來面對未知險境和自我安定的主要知識系統,宗教不僅能夠幫助人們解釋生命的意義,同時具有提供個人歸屬和認同感、強化社會整合、建立文化價值等功能。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宗教能夠建立緊密的社會關係,不僅充滿信任和忠誠,同時宗教的知識體系,能使信徒產生無私奉獻的態度,信徒們也會根據信仰而執著地追求被認為具有宗教意義的事物。因此,環境議題如果能夠具備宗教意義,往往能夠更受到支持和重視。

國內環境學者林益仁便曾經研究1990年代快速發展、建立影響力的佛教教團法鼓山,法鼓山的宗教領袖聖嚴法師透過信仰,在宏揚佛法、講道過程,強調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的重要性,巧妙地將生態科學和環保知識納入信仰之中,讓許多佛教徒在知識和行動上支持環境保護。

伊斯蘭是阿拉伯世界主要的宗教信仰,若能成功將環保與可蘭經教義交融,形成一個具環保意涵的宗教信仰,一些環保運動人士相信能夠讓阿拉伯世界展現可觀的環保力量。(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資料來源:美聯社2012/12/01杜哈訊/記者Karl Ritter & Michael Casey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