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哺乳類的性別決定機制
102/11/15
瀏覽次數
13167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國中生物學課本就告訴我們,在哺乳類的核染色體中,有1對性染色體,X與Y,XX是雌性,XY是雄性。但是,哺乳類的胚胎,無論基因型是XX還是XY,發育初期的性腺都是雌性的。直到Y染色體上的
Sry
基因啟動,XY胚胎的性腺才會發育成睪丸、輸精管等雄性裝備。萬一
Sry
基因失靈,即使是XY胚胎也會發育成「女身」。這個事實讓許多人相信,哺乳類胚胎的預設性別就是雌性。
後來的研究發現,
Sry
基因直接調控的對象,是位於體染色體上的
Sox9
基因。因此,XX胚胎的性腺仍然可能發育成睪丸,只要啟動
Sox9
基因就成了。人類的異常性別案例,如XX男性,以及動物實驗,都證實了性染色體並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性別開關。雌性胚胎雖然沒有Sry基因,仍然必須防止
Sox9
基因啟動,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德國分子生物學家烏藍浩(N. Henriette Uhlenhaut)與他的團隊選了
Foxl2
基因做實驗,因為無論人類還是其他動物,這個基因都涉及卵巢的異常發育。在實驗室裡,他們把成年小鼠卵泡的
Foxl2
基因關掉。結果,卵母細胞的支持細胞變成了類似精細胞的支持細胞,並會分泌睪固酮。接著他們分析
Foxl2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發現它與雌激素受體合作就能壓抑
Sox9
基因表現。
簡言之,即使是成年雌性的卵巢,也必須在分子監控下發揮功能,一刻都鬆懈不得。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0年1月,445期,76 ~ 79頁
決定機制(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從死亡證明書到實驗室:子宮頸癌致病機制的科學爭議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3
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