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吃在地、趁當季:紅藜

107/05/15 瀏覽次數 1790

紅藜的營養成分和保健功效

 

對於講求健康及養生的現代人,近年來一定有注意到這個突然竄紅的搶手食材-台灣藜 (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俗稱紅藜,是台灣原生植物穀類,由於紅藜成熟後期果穗會呈現不同顏色,有紅、橙、黃、紫色,樣貌繽紛討喜,因而獲得了穀類紅寶石的美名。

 

而紅藜的親戚藜麥 (Chenopodium quinoa),原生於南美洲,有各色品系,如:白、黑、紅,因此市面上常看見的「紅色藜麥」與「台灣紅藜」,名稱與顏色雖都相近,但卻不盡相同。

 

台灣紅藜為我國原住民栽種幾百年的傳統農作物,但未經脫殼的紅藜,口感粗糙且略帶苦味,適口性較差,因此在早期紅藜並非是如今日這般廣受歡迎的食材,大都將紅藜種植於小米田的外圍,作為天然之驅鳥作物,或作為釀製小米酒的原料,而艷麗的成串果穗則可用來當作花環、頭飾與裝飾。

 

目前全世界人類所食用的主要糧食作物只限於少數十幾種,一旦因氣候變遷或病蟲害肆虐而導致這些糧食作物歉收,將可能導致嚴重的飢荒。因此近年來國際間開始呼籲各國應重視那些古老的當地作物,在地品種具多樣性與適應當地之特性,應針對其營養上及經濟上的價值加以研究,永續的利用。

 

紅藜的營養成分

 

在農業及學術研究的努力下,紅藜從默默無名的配角,晉升為養生界的當紅炸子雞,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所發行的紅藜推廣手冊紀載,分析省產紅藜之營養成份發現,台灣藜的營養價值相當高。在國人飲食指南的食物分類中,紅藜歸屬於全榖根莖類食物,帶殼紅藜約含有50% 澱粉,且每100克紅藜含有14克的膳食纖維,是燕麥的3倍、地瓜的6倍,屬於高纖的食物,因此能提供飽足感、預防便祕、延緩血糖上升速度;而蛋白質含量約占總重的14%,為白米的2倍,且紅藜含有人體無法合成之八種必需胺基酸,例如離胺酸是大多數穀類中含量較低的必須胺基酸,所以素食者可以在平日食用的米飯中添加紅藜一起食用,如此可彌補必需胺基酸的不足;礦物質含量方面,紅藜含有豐富的鈣、鐵、鎂、鉀、磷及鋅等,且各項礦物質的含量相較於常見的全穀類食物,如:燕麥、小麥、白米、糙米、薏仁,均高出許多,每100克紅藜可提供鐵5.56毫克、鈣252毫克、鉀3528毫克、鎂252毫克,顯示紅藜可作為植物性鈣及鐵質之來源外,其所含之高量鉀及鎂更可以幫助血壓控制並降低心血管疾病之發生率。

 

紅藜的保健功效

 

除此之外,紅藜也含有許多具有保健功效的機能性成分,主要為芸香苷 (Rutin)、甜菜苷 (Betanin) 及山奈酚 (Kaempferol) 等,經實驗證明,這些機能性成分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抗發炎活性,可能有助於預防許多慢性病的發生,如:第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另外,也有研究團隊透過動物實驗證實,攝食紅藜能減少大腸癌前期病變之發生。

 

綜合以上,不管就礦物質或機能性成分的含量而言,紅藜皆是很好的膳食補充來源。然而,為預防慢性疾病或癌症的發生,均衡飲食並配合規律的生活作息才是不二法門。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兆徽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審稿:劉承慈 |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教授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