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珊瑚礁白化現象

96/08/30 瀏覽次數 23029

美麗的珊瑚礁色彩繽紛,但您知道這些顏色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除了造礁珊瑚本身少數的色素之外,大部分的顏色都來自於居住在珊瑚體內的共生藻。

共生藻它其實是指一群跟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共生的藻類,它是屬於渦鞭毛藻。那比較特別的是這個,跟珊瑚、跟海葵這類共生的共生藻,它們都住在珊瑚的細胞裡面。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這種生命現象;也就是說,一個植物的細胞住在動物的細胞裡面。

正因為這些細胞,造礁珊瑚才有了色彩。事實上,造礁珊瑚的組織是幾乎透明的,反倒是體內的共生藻擁有多種色素,使造礁珊瑚在陽光照射之下,反射出各種不同的顏色。共生藻生長在造礁珊瑚的內皮層細胞裡,靠著珊瑚代謝的廢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共生藻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營養鹽,再被珊瑚本身所利用,形成相當微妙的「共生」關係。當環境改變,共生藻和珊瑚都會受到影響,於是就出現了白化現象。

由於造礁珊瑚生長在溫度、光度和鹽度等條件敏感的乾淨海水中,一旦海水溫度升高,體內的共生藻和珊瑚本身無法適應,共生藻的數量就會開始減少,造礁珊瑚就會逐漸失去顏色。當大量共生藻離開珊瑚宿主後,透明的珊瑚所呈現的就是白色碳酸鈣骨骼。

通常呢,這個白化呢,它如果說它不經過太久的時間的話,它有機會恢復。所以,一般珊瑚白化是一個描述珊瑚在受到這些環境、壓力的過程當中的一個生理現象。要經過一段時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後,珊瑚才有可能死亡。

雖然珊瑚白化不等於珊瑚死亡,但不代表我們就能忽視這個問題。白化的珊瑚失去的不只是顏色,還有整個生態的失衡,唯有正視海水溫度上升和人為污染所帶來的危機,美麗的珊瑚礁,才能繼續孕育更豐富的生命。

2007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一期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