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週末Let's go!分享大師視野】如其在上,如其在下:劇場作為一種方法

111/05/02 瀏覽次數 867

傳統戲曲素有就地作場的傳統,一、二個人就可設定一個空間表演起來,印證當代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在《空的空間》裡所說「當有人從這個地方走過,正好又有另一個人看著他走過,就構成了劇場的活動」,大概可以設定劇場最素樸的本質。單就起源論而言,可以說不論觀眾身份的高低、職業的不同、經濟的懸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劇場。 19世紀後,西方的戲劇傳統成為世界劇場主流,也構成東亞國家現代或當代戲劇的部分,各國原有的「戲曲」相對成為「傳統」。對東亞國家而言,從傳統到現代之間的劇場變革,往往反映其政治與社會形貌,透過劇場型式與內容及其興衰起落,大概可以理解百餘年來東亞國家主體文化的形塑過程。 以台灣來說,一部台灣史是由漢族移民與外來殖民強權在原住民固有文化之上所建構的歷史,亦為內外諸種文化交相移植、傳播與實驗的場域,文化主體性因執政者以及時間、空間而衍進,劇場呈現與相關的理論與學術研究,也常因政治因素呈現不同的結果。劇場的評判標準以及審美趣味,因不同時空而有明顯的差異。 整體來說,歷來臺灣人觀賞劇場的行為是多面向的,可以做為生活情趣,也可視為一種生命態度,有些族群以蒼穹大地為表演空間,多數則藉廟前的「外台」與劇院「內台」而展開,而後的「舞台」精雕細琢,分工也愈來愈細膩,不再是傳統生活性質濃厚的演出場所與表演內容。劇場形成兩個不同世界——一為根源於西洋/現代戲劇理論的「劇場藝術」,一為建立在本土傳統的戲劇活動。於是,看不看表演?看什麼表演?在哪個舞臺?跟什麼類型的人一起觀看?都隱然代表一種身份與認同。「劇場」可以講得天大地大,有些人也可能「劇場於我何有哉!」 但從另一個層面觀察,劇場不管傳統或現代,又有它的普世價值,既是提供觀看的開放空間,又是參與公共事務的社會活動,參與其間,也是一種工作經驗的學習,有助於對相關文化事務的理解,增進人際關係互動與合作,每個人亦可從自身出發,「如其在上,如其在下」由今天的劇場生態感知不同時空的生活型態與人文場景。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