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 –南韓事件的發展與省思
104/09/02
瀏覽次數
7167
蔡慧頻
|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病理部
王貞仁
|
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附設醫院病理部病毒組
世界衛生組職(WHO)於2015年7月31日更新全球累計1,382例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症確診病例,503例死亡,死亡率約為36.3%。到目前為止,病例最多的前3個國家依序是沙烏地阿拉伯、南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除了南韓外,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但非洲、歐洲、美洲、亞洲都有確診病例,絕大多數病人有中東旅遊、居住或工作的紀錄。
2015年5月在南韓首爾地區開始發生多家醫院幾波的院內感染群聚事件,源起於一名自中東地區洽商感染後返回南韓的商人,因衛生單位疏忽造成至7月6日累計186例病例(含中國廣東1例),其中36例死亡,死亡率約為19.4%,138人出院,尚有12例在治療中。
分析這些確診感染的病人,男性多於女性,年齡介於16~87歲,含病患約81例(46%)、家屬或探病者約63例(35%)和醫療相關人員約34例(19%)。曾收治過MERS-CoV病患的風險醫院計96家,18家發生院內感染的醫院中,以三星首爾醫院病例最多。
全球第一例MERS-CoV病例是2012年6月沙烏地阿拉伯吉達的一名60歲男性,同年9月在英國也出現確診病例,WHO於同年9月23日針對MERS-CoV發布全球警示。確診病例的症狀主要是發生急性的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此外,感染者通常有肺炎,有時出現腎衰竭、心包膜炎、血管內瀰漫性凝血,死亡率約3~4成。
相關研究指出,有部分病患僅出現輕微呼吸道症狀或無明顯症狀,也可能合併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等,有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較易感染這病毒並引發重症。這病毒的潛伏期是2~14天 (中位數5~6天),任何年齡都有感受性。
目前尚無MERS-CoV的疫苗或治療藥物包括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可使用,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持性療法,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以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或血液透析等治療協助維生。單株抗體、干擾素、抗病毒胜肽、ribavirin、cyclosporine、mycophenolic acid、lopinavir等則在試管內呈現有抗MERS-CoV病毒作用,但仍在實驗階段。
MERS-CoV病毒與同屬於beta亞科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並不相同。近期研究顯示駱駝是人類感染MERS-CoV的潛在感染源,因為從單峰駱駝鼻咽部分分離出的MERS-CoV病毒,其基因序列與人類確診個案分離出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近期韓國爆發的MERS-CoV病毒全長序列與中東地區MERS-CoV病毒序列的相似度高達99.6~99.9%,顯示其來源是中東地區。
駱駝畜牧或屠宰工作者感染MERS-CoV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23倍,但其傳染途徑仍不明。血清學研究顯示這病毒已在中東地區的駱駝間傳播至少20年以上,甚至非洲的駱駝在28年前就已偵測到MERS-CoV的抗體。此外,在中東、歐、亞、非、中美洲的蝙蝠身上也可偵測到MERS-CoV病毒,因此蝙蝠也是MERS-CoV的重要宿主之一。
冠狀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顆粒,以及直接或間接接觸到感染者的分泌物等方式傳播。病毒也可以在糞便或尿液中偵測到,特殊狀況下因呼吸道分泌物或糞便產生飛沫微粒而透過空氣傳播。至於MERS-CoV是否會人傳人,仍需要驗證。過去的經驗顯示,家庭群聚和醫院感染說明人傳人有其可能性,但次發個案病情都較輕微,顯示傳染力被限制住。以韓國這次經驗為例,也觀察到第二、三波的傳染力有減弱的趨勢。
目前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依據疑似個案的旅遊史、工作史、接觸史以及可能群聚的來源判斷是否符合通報為MERS-CoV,如果符合且臨床症狀相符則會把病人隔離在負壓病房,再進一步採集檢體以即時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法偵測病毒核酸確認是否感染MERS-CoV病毒。經檢驗確認是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陽性個案,就會轉送隔離醫院(含應變醫院),地方衛生單位應在24小時內完成疫情調查,並把密切接觸者的名單送交轄區疾病管制署各管制中心。
另外,若符合流行病學條件的個案但未符合通報定義臨床條件的,這名個案如不需住院,離院前應囑其密切觀察病情,倘症狀加劇,應聯繫地方衛生單位人員,由其協助儘速返院複診。自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27日在台灣有通報91例疑似個案,目前都已排除。
這次南韓發生多家醫院數波的院內感染,分析發現病例出現時仍讓病人處於多人病房,且未限制照顧及探望患者的人數,是導致MERS-CoV擴散的原因之一。而照護及探望者的感染人數比醫護人員還多,顯見在管控進出醫院人數方面,南韓政府應該檢討改進。
臺灣過去有了2003年發生SARS疫情的經驗,相較於韓國較有危機意識。6月初我國已針對醫院內的動線管制及隔離照護監控方面,要求各醫院都應該有相關演練。另外,在防疫物資及教育員工、民眾的認知也多有所準備。看到南韓的慘痛經驗及2003年SARS的教訓,我們都知道傳染病的可怕之處,但是只要了解它、認識它,做好萬全的準備就不用怕它的來臨。(資料來源:臺灣疾病管制署網站、世界衛生組織)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5年9月,513期,30 ~ 33頁
呼吸道症候群(8)
MERS(6)
SARS(24)
冠狀病毒(1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0/30
給你耐操又勇健的稻米!看科學家如何幫助水稻對抗生存逆境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24
透過臺德氫能合作 推動綠氫技術與永續未來——專訪蕭述三校長
李依庭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