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開台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為何力排眾議倡議漢醫?

106/01/20 瀏覽次數 1506
杜聰明是台灣的第一位醫學博士,擔任過台大醫學院兩屆院長,在鴉片跟蛇毒的研究,對台灣的公共衛生都有深遠影響。如此一位台灣醫學現代性的代表人物,卻與當時醫界的主流意見背道而馳,終其一生都在倡議成立漢醫醫院。究竟是出於什麼初衷,讓杜聰明如此堅持要做漢醫研究?

講演綱要(撰文|高英哲)

現代化的衛生觀念,一直是日本打從明治維新以來,往外殖民的重要核心論述之一。這股崇尚現代衛生學的風氣後來也吹到東亞各國,即使貴如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西醫藥石罔效,終於決定要嘗試中藥時,北京協和醫院的院長還要求他辦理出院。魯迅曾經說過國父孫中山先生拒服西藥一事,「不下於他一生革命事業地感動過我」;台大校長傅斯年更是認為中醫西醫之爭,比國共之爭還要令人氣結,「受了新式教育的人,還在那裡聽中醫的五行六氣等等胡說!」可見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知識分子,都認為有了西方醫學的科學脈絡,我們終於可以從混沌不清之中解放出來,傳統中醫就算完全揚棄,也沒有任何可惜的地方。

是什麼讓堪稱台灣最重要的科學英雄杜聰明,甘冒當時知識份子之大不韙,大力倡導漢醫研究?跟他一樣留日接受現代化醫學訓練,同樣主張以科學方法研究傳統藥物的余巖,就主張對漢醫「廢醫存藥」;但是有到歐美留學考察過的杜聰明,卻發現日本只引進了德國的藥理學,而沒有引進法國的實驗治療學,得到的結論自然會有所偏頗。他回台後思考台灣本土的研究優勢,決定在台灣發展實驗治療,推動漢醫研究。在他看來,這不僅是為了漢醫,也是為了科學,是「雙贏」而不是「零和」。

杜聰明的主張雖然不獲得當時的醫界主流認同,倒是與當時一些中醫師不謀而合。他們無法在理論上驗證陰陽跟經絡的存在,因此想改從臨床實作來突破論述侷限,證明即使中醫理論不符科學,但治療上確有實效。這也就是杜聰明一反藥理研究的標準程序,採用先臨床試用,確認有效再進行動物研究,然後回頭做化學分析的「倒行逆施」法。發現常山這味中藥可治療瘧疾的故事,就是從臨床試用開始進行反向研究的例子,而當時若是遵循標準程序,從化學分析開始進行研究,反而不會得到常山可用來治療瘧疾的結果。無怪乎名中醫譚次仲有言,先從科學確證原理,再推到臨床實驗,「於理為順,而於事則倍難」;反過來從臨床實證回溯科學原理,「於理不順,而於事則倍易」。

我們回頭看杜聰明所處的那個時空,台灣位於西方現代醫學、日本醫學訓練、以及中醫(漢醫)傳統等等多個醫藥體系的邊緣,無論要往哪邊發展,條件都不如別人優越;然而他非但不以位處邊緣自限,反而將這視為在地優勢,以當時中國罕見的現代科學家嚴格訓練,在台灣建立起連日本當時都尚待發展的實驗治療學,以此研究西方所知有限的東亞傳統醫學。杜聰明的想法並不難理解,然而這些年來卻沒有多少人真正認識杜聰明,這反應的是人們的科學觀,往往還是停留在「現代科學」與「傳統醫學」水火不容的層次;因為我們難以將杜聰明的先進思維,歸入非黑即白的現代性論述中,因此我們才對杜聰明的漢醫研究視而不見,語焉不詳。

無論在哪個時代,「傳統」與「現代」的價值衝突始終存在。不過從杜聰明的故事中,我們或許可以慢慢了解到,也許有衝突與對立的,並不是傳統與現代的價值,而是我們認定事情一定是怎樣的觀念。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NTU CASE)主辦
本講演蒙臺大科教中心慨允轉載,謹此致謝。
 
資料來源
  • 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傳統醫療、科學與現代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