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風濕性關節炎的基因療法
102/10/25
瀏覽次數
9943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基因療法是針對基因疾病(因特定基因出毛病而出現的疾病)所設計的治療方法。例如海洋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是臺灣常見的基因疾病,估計國內約有5~8%的人基因組裡有致病基因。那個基因位於16號染色體上,會造成有缺陷的血紅素,導致貧血。
所謂基因療法,就是設法把正常基因送入病人身體的特定細胞中,以治療或延緩病程。20年前就開始進行基因療法的臨床實驗了,不過至今仍無突破性的進展。最近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針對風濕性關節炎發展出一個基因療法,值得注意,因為風濕性關節炎不是基因疾病。
那個團隊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骨外科講座教授伊文思(Christopher Evans)領導,他也是波士頓著名醫學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IDMC)的先進骨科研究中心主任。(按,BIDMC是哈佛醫學院的教學醫院之一,本是相鄰的兩家醫院,1996年合併。)
風濕性關節炎是令人非常痛苦的疾病,會侵犯身體的許多關節。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組織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摧毀,可用藥緩解病情,但是治標不治本。伊文思過去發現,細胞間質素(interleukin-1, IL-1)可能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也就是說,設法使細胞間質素不發生作用,就能切斷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組織的反應鏈。方法之一是把細胞間質素的受體全都塞住。
於是伊文思的團隊研發出基因療法,並完成了動物實驗。2005年,伊文思團隊發表了人體實驗第1階段的報告,證明這個療法是安全的。今年初他們發表了人體實驗第2階段的報告,證明基因療法不僅安全,而且有療效。
這個療法的步驟是:從病人受折磨的關節中取出組織;利用病毒把一個基因帶到組織細胞中;將那些細胞在實驗室培養幾天;再把那些細胞注射到病人關節裡;4星期後,病人表示關節痛苦、腫脹的情況減輕了,未注射細胞的關節依舊疼痛、腫脹。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9年4月,436期,78 ~ 82頁
基因療法(4)
地中海型貧血(1)
風濕性關節炎(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31
AI 加短影音,讓科學傳播更廣
曹盛威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