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氣候變遷專題報導(四):未來氣候變遷的推估

105/06/15 瀏覽次數 1895
聯合國成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針對進行中的全球暖化現象,擬定各種可能的溫室氣體濃度變化趨勢,再運用氣候模式預測對應溫室氣體變化的全球氣候變化趨勢,據以評估其所引發的氣候變遷,對各地之潛在衝擊,提供各國政府預為因應,研擬調適策略,期以度過此波人為的氣候變遷危機。

IPCC每隔5-6年,即會因應全球暖化的發展趨勢,訂定不同的暖化情境,再由全球氣象單位(如國家氣象局或國際認可的氣象/氣候研究中心)依據IPCC所推估的暖化情境,驅動模式進行氣候預報,時間自現今推估預報到2100年甚或更久,再經由分析預報結果,評估本世紀末(即2100年左右)全球與各地區所面臨氣候變遷之可能發展趨勢,提供量化數據以便各國政府研擬對應的調適策略。

IPCC於2007年完成第四次評估報告(Fourth Assessment Report,AR4),於2013年完成第五次評估報告(AR5)。在AR4報告中,暖化情境設定為,二氧化碳含量於2100年達到高、中、低等三種程度,分別為860ppm、720 ppm、550 ppm。在AR5報告中則擬定4種情境: 2100年時,二氧化碳含量由大到小分別為1370ppm、850ppm、650ppm、490ppm。值得注意的是,在850ppm含量之上,再新增一組1370 ppm的情境,前者約為工業革命前全球二氧化碳含量(280ppm)的3倍,後者約為5倍。這新設的嚴重情境,應被視為推估溫室效應極端發展下之結果,但某種程度,也反映了國際間對目前執行節能減碳效果不如預期的潛在憂慮。

「2011年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依據AR4的推估結果,進一步分析顯示,在3種不同情境下,於2100年之全球增溫範圍約為1.8-4.0℃之間,平均值約為2.8℃。在降雨方面,隨著極區的顯著增溫,向極區傳送的水氣增加,高緯度的降水量非常可能增加(約增加10-20%),相對地,副熱帶地區降雨則傾向減少,赤道地區則又呈現增加的趨勢(增加30%以上)。

在台灣地區方面,分析AR4結果,推估台灣增溫程度約為2.5-2.7℃,北台灣的增溫幅度大過南台灣,未來南北溫差將逐漸減少。在降雨方面,未來台灣各地的冬季降雨多半減少,但夏季降雨則傾向增加。呈現出枯水期更乾,豐水期更濕的極端發展現象,對未來水資源的經營將是重大的挑戰。科學分析也顯示,台灣所處的南中國海-西太平洋地區(90˚-180˚E,0˚-50˚N),夏季(6-8月)降雨變化的變化趨勢,主要為熱帶西太平洋-中太平洋地區的降雨增加,並以西北軸朝向台灣地區延伸,在台灣東南側形成一個顯著的降雨增多區域。由於該區域是夏季颱風的主要活動範圍,因此推估未來颱風活動於該地區可能變得更活躍,帶來更多的颱風降雨。對應台灣當前變化趨勢所顯示的大豪雨日數增加,可據以推測未來颱風侵台頻率與相關極端降雨之發生機率,可能均有增加的機會。在此預警訊息之下,未來防災預警作業應有適當的調適策略以便因應。(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翁叔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