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潛進歷史——到水下考古去
101/11/20
瀏覽次數
3386
臧振華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
近年來全球水下文化資產調查與發掘案例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凸顯了保護水下文化資產責任重大。水下文化資產的種類繁多,其中沉船遺址的調查與發掘最受矚目。
臺灣四面環海,古人在這些海域活動和航行,遺留了非常多的水下遺存。特別是西側的臺灣海峽,盡屬大陸棚的範圍,曾經是陸地,後因海水面上升而成為海峽,海水不深,為一處天然的航道。
其中的澎湖海域,雖是航道要津,卻又礁石羅布,風濤險惡,經常發生船難,可說是極為珍貴的水下考古樂園,其中可能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水下考古資料,其最大價值是對學術和科學研究所可能提供的材料和證據,尤其是它們在海峽兩岸若干重要文化史問題上所可能發揮的關鍵性作用。
這場演講期望透過教授在考古學上豐富的學經歷,啟蒙社會大眾對考古學或文明演進的認識。
資料來源
原標題:潛進歷史–到水下考古去
考古(31)
考古學(11)
文化(13)
推薦文章
111/03/31
各國淨零競賽開始佈局!臺灣如何從各方面向將機會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05/30
1/10 的耗電量、20 倍讀取速度!清大「高密度三維蝕刻孔電阻式記憶體」如何為記憶體注入強大動能?
王明德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0/12/29
5G 專網將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何沁蓉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05/30
「考」時間與地理的「古」–—與時間競賽的南科考古計畫
俞筑君
|
科技大觀園 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