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QR碼與水井的親密接觸
105/12/08
瀏覽次數
1247
李宗仰
|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
朱木壽
|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
雲林、彰化地區的地層下陷問題早期主要分布於沿海區域,近年來已有轉變以內陸地區為主要下陷區域的趨勢,例如彰化溪州及雲林土庫、虎尾等地區,不僅易造成該地區逢雨成災,且已引發高鐵行車安全的疑慮。隨著工商業進一步發展及重大投資的展開,行政院於100年核定以經建會所提「雲彰地區長期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為基礎,並經跨部會相關單位研提具體執行工作的「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計畫」(簡稱為行動計畫),以積極面對可能的挑戰。
在行動計畫中,為妥適處理彰雲地區數量龐大的水井抽取地下水的問題,除藉由水井申報、複查作業以掌握水井詳細資料外,並規劃在水井井體適當位置裝置辨識標籤,以利後續人員巡查時可由井體辨識標籤核對其基本資料,再結合如戶籍管理門牌系統或車籍管理車牌系統般的行動管理系統,以提升水井管理的巡查效能。
但水井辨識標籤必須考慮以下幾點:可耐候(日曬、雨淋、鹽分等)長期設置;避免易於仿製,以防冒用及重要資料遭竊;方便巡查人員野外安裝,裝置作業時間不宜過長;盡可能降低人為抄錄差誤;辨識度能長期維持,不可因長期設置導致標示字跡模糊不清;不同水井的編號不得重複;本身不需或僅需微量電力供應;屬可能消耗品,本體及安裝費用不宜過高。
QR碼
快速反應碼(quick response code,簡稱為QR碼或行動條碼)屬於二維條碼的一種,其面積小又可以容納英數以外的字元,如中文UTF−8等,且比起一維條碼,QR碼能儲存更多的資訊。它由日本企業Denso Wave於1994年開發,最初是使用於追蹤管理汽車製造用的零件及各種倉儲系統。
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只要對QR碼拍照、辨識及解讀,就可獲得其所隱含的資訊。目前隨處可見QR碼印製於報紙、海報、產品外包裝、影片中,以行動裝置對著條碼拍照掃描,就可以獲得即時資訊、下載音樂、影片、遊戲、商品優惠券等服務。
日本QR碼的標準JIS X 0510在1999年1月發布,而其對應的 ISO 國際標準ISO/IEC18004,則在 2000 年 6 月獲得批准。根據Denso Wave公司的網站資料,QR碼屬於開放式的標準,規格完全公開,雖由 Denso Wave公司持有專利權益,但不會執行。目前已有AIM、JEIDA 55、JIS X 0510、ISO/IEC 18004 等開放標準,任何人都可隨時向這些標準單位免費取得一份規格書使用,造就了QR碼在各類產業普遍應用的風潮,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QR碼在另一優勢是具有容錯能力,也就是說其圖形雖然有部分破損(最高可達30%面積),完整內容仍然可以被機器所讀取。但相對的,容錯百分比愈高,QR碼圖形面積就需要愈大。
QR碼與水井的結合
由於水井絕大多數長期曝露在野外自然環境中,因此QR碼標籤在實際應用上,需考慮天候損毀、製作材質、貼附方式、人為破壞方式等條件。為測試標籤QR碼在長時間處於不甚理想的環境下是否仍有辨識度,採用影像處理方式模擬各種環境及進行讀取成功與否的測試。
測試條件說明如下:模糊—經日曬、雨淋或印製材質等因素,圖形因而模糊;不均勻區域平滑化—高溫引起的顏色退化;加入雜點—長期灰塵所引起的雜點;扭曲—因貼附表面彎曲所引起;變胖/變瘦—某方向的高溫所造成;強風—強風(挾沙)持續所產生的色料刮除;曲線或直線變形—不均勻高低溫或相機斜拍;鏡頭扭曲—相機鏡頭扭曲的變形;讀取器鏡頭晃動—相機晃動或圖形重疊;文字套疊—標記文字;方形或三角形塗色—標記色塊;不規則線條—塗鴉。
針對各種模擬(測試)條件,利用智慧型手機的QR碼讀取器(APP)讀取測試。在前述的多種情況下模擬測試,獲得下列成果:模糊現象、雜點產生及文字套疊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標籤貼附在水井上時,應避免過度彎曲;塗色不宜超過圖形的1/4及覆蓋定位區;塗鴉(畫線)筆寬(線的厚度)的總累積面積不宜占據過大部分的圖面。由於 QR 碼採用30% 的容錯能力,因此在照相解讀上應可正確判讀。
因此,設計的水井辨識標籤材質採用鋁片,以因應野外自然環境。標籤左上角的權責單位名稱和左下角的安全截角及雷射烙碼,可以防止標籤被移用至它處。QR碼印製於標籤左右兩側,雙碼(號碼相同)及印製位置是為了在彎折、塗色、刮痕等情況時,降低讀取失敗的風險。
再者,QR碼是以錯誤修正容量30%製作的,已經提供了圖形破損的容錯能力。當QR碼無法透過設備自動讀取時,也可透過人工檢視方式把標籤明碼登入至設備內。而明碼也採用雙碼方式(號碼相同),主碼約略位於標籤的中央處,次碼則位於標籤左下角,也就是雷射碼。
新利器及後續發展
行動化水井管理的資訊系統核心是「水井管理資訊網(行動版)」或稱為「水井管理APP」,水井管理資訊網(含行動化管理)的系統架構是採主從式架構,維持系統介面及功能的互通性,也確保資料的同步化與一致性。水井管理APP提供了Apple公司的iOS作業系統及Google公司的Android作業系統二種版本,這是目前市面上行動裝置最普遍的兩個作業系統。
如何善用水井QR碼搭配行動裝置來強化水井行動化管理效能呢?規劃由巡查人員到已貼附辨識標籤的水井所在地,啟動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等)中安裝的水井管理APP後,把鏡頭對準水井辨識標籤中的QR碼,APP會自動讀取圖像並予以解讀,透過無線網路至伺服主機的資料庫搜尋調閱該筆水井資料,再顯示於行動裝置的螢幕上。
藉由所建置的行動版水井管理平台實現了行動化的水井管理作業,克服了許多過去管理上的盲點,能有效提升履勘及巡查效率,確保資料的最新、統一及即時性。在後續發展上,將陸續開發水井標籤被移動至他處的移位偵測、所在水井位置的鄰近水井資料的調閱等,以提高整體應用的多元性與管理效能。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6年12月,528期,62 ~ 67頁
QR碼(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30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劉品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