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零下任務–海生館南極長征

102/06/03 瀏覽次數 3986
南極擁有相當獨特的環境及氣候條件,長久以來是許多國家積極研究的重點。2009年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正修科技大學、東華大學、中山大學與大陸南極考察隊攜手合作,每年臺灣研究人員得以前往南極收集第一手資料,完成不可能的「零下任務」。三年以來,我們從摸索到了解,從探索到熟悉,並帶回包括高達數百個的土壤和各類生物樣本進行各種研究。目前已經建立多個研究方向,可望拓展臺灣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南極生物多樣性以及海洋天然化學方面的視野,後者並可進一步豐富在藥物研發上的基礎。這些任務不僅可望突破臺灣科學研究的局限,也為下一世代的科學人開出一條新路。

春季系列的第二場演講於5月4日舉辦,是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何宣慶博士擔綱,當晚的主題是「零下任務-海生館南極長征」,此次演講介紹南極獨特的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南極科學家獨特的生活方式、臺灣科學家們在南極的研究歷程以及體驗。雖然極地溫度極低,但是演講廳內熱度卻很高,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何宣慶博士,緊接著第一週的陳丕燊教授之後,再一次帶領我們進入南極。所不同的是陳教授去的是南極中心點的冰原高處,探索微中子的蹤跡;而何博士則是前往南極海邊的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接觸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

在這次的演講中,我們再次複習了有關南極的發現:對南極點的探索和競賽首先在1911年12月14日,由挪威的艾默森團隊第一個抵達,競爭對手英國團隊史考特在一個多月之後到達,卻痛心地看到挪威國旗已經傲然矗立在南極點,心碎之餘,掉頭回基地,但路上遇到大風雪,全隊5人無人倖免,遇難處其實離基地已經不遠……,這個故事每次聽到都令人唏噓不已。

在南極大陸的探索開始之後,當地的廣大資源也漸漸為各國所重視,許多國家都開始在南極建立研究站,積極參與南極的發掘和征服之旅。身處南美洲的智利,藉著距南極最近的地利之便(965 km),片面聲明在南極有一部分地區的領土權,並積極建立多種建築和設施,並遷住居民。臺灣第一次的南極之旅,則是由1976年12月啟航、歷經四個月回航的700噸海功號達成,這艘船前往南極載運了百餘噸的南極蝦,光榮返航,許多人都不相信這樣小小的一條船能夠歷經艱險,來回南極!。

何宣慶博士的旅途相當費時費事,由臺灣出發,沿途經過日本、美國、智利,抵達智利最南端的Punta Arenas,再搭乘飛機來到南極大陸。儘管 Punta Arenas 距離南極大陸已不遠了,但前往目的地所要花的時間,卻不一定比前面的旅程來得短,一切還得視天氣好壞才能決定是否可以飛航,如果順利搭上了智利空軍的「老母雞」,飛機何時會飛是沒有把握的,而飛機起飛之後噪音極大,往往乘客聲嘶力竭地吼叫,對面的人也聽不見!前往南極,當然也可以搭船,設備富麗堂皇的「雪龍號」,是大陸的破冰研究船,噸數很大,自重 1 萬噸,又可載重 1 萬噸,所有設施一應俱全,船上食物全部免費,可吃可拿,只是要看你在大海興風作浪時,還能不能吃得下飯!另外雖然何博士說基地餐廳的食物隨你食用,但是雪龍號每兩年才補給一次,所以所有的食物都是「過期」的!

何博士初到南極的感覺似乎是「幻滅」居多,因為原來想像中應該是純潔的白色世界,但實際上卻是混雜泥土的融雪,不那麼潔淨。不過號稱「企鵝島」的喬治王島,卻有著滿坑滿谷的企鵝。路上隨處可見的紅色旗杆,是為了積雪時作為道路指引;工作站的油桶數量,標示著研究站的規模大小,因為其中的燃料可供發電,發電大小就決定了研究站的規模。淡水最好取自於湖水,若少了湖水,就得額外耗費能量熬煮淡水,很划不來!房子底下的高腳造型,用來避免積雪,房子之間的排列組合合適當方位,更可控制強風方向來避免累積厚雪。

何博士強調,在南極外出時墨鏡和面罩是必備的裝備,墨鏡可以阻擋積雪的反射光,避免發生雪盲,而面罩則防止自己變成黑黑的「南極臉」。出門都要雙人行動,並搭配無線電,好讓彼此有個照應。在缺少動力輔助的情況下,人力常常就是最直接的手段,兩年一次雪龍號的補給,就需要靠著大家齊心協力搬運食物箱,工作的時候已經不分國家地區,彼此分工合作是生活和研究的必要條件。

南極擁有的研究資源相當豐富,偶然巧遇的綠地,為地衣等先驅植物所佔據,研究其藻菌共生的特性,以及物種間結合、分離的程度,有機會讓我們瞭解如何改善土壤品質,是解決土地「沙漠化」的可能方法;海膽、陽燧足的萃取物,具有抗發炎與抗癌的潛力藥效;南極所有的魚科多半是當地的特有種。而在遙遠彼端的北極地帶所發現的「南極魚」化石,或可作為南北極間深海流交換的可能證據;鑽鑿冰心是希望從中找尋保存多年的生物活動、地貌,或是洋流的證據;而生物環境及污染的問題,也似乎可在南極找到解答:身處世外的南極大陸,生物汙染程度即使不高,但也發現到非當地環境的汙染影響,空氣、洋流的流動,都是可能的傳播途徑,「世界一家」的概念再次鮮明地展現出來。

何宣慶博士在南極的遠征活動,新奇有趣而且專業,演講中介紹了海豹、企鵝、大頭魚、笠螺、海天使、賊鷗等生物,搭配永晝的奇景、極光的美妙,和冰架崩落的震撼,都是讓本次演講能夠如此精彩的重要原因!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