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推動食農教育 重新省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106/06/12 瀏覽次數 8886

中國古代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日韓社會常用「身土不二」以倡議在地飲食;西諺──「人如其食」「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農業不只是生產糧食的方式,也呈現出某個特定區域、族群或社會,透過農業、食物形塑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的社會意義。

 

「食農教育」(Food and Farming Education)就是要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讓民眾能夠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生產者有更豐富、立體的認識。食農教育結合了「食育」與「農育」兩個理念:「食育」指的是,體驗飲食活動和了解食物生產過程,關心消費安全的議題,也建立健康飲食生活打造友善環境;「農育」則是指,體驗農業活動,了解農業生產、飲食、環境生態的關聯。

 

食農教育的源起,是因在飲食和農業全球化發展下,工業化的糧食產銷方式造成人類健康及生態環境等諸多衝擊,已開發國家紛紛意識到宜推展食農教育。1970年代起,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陸續推行飲食和農業相關的教育理念和課程,同時亦凝聚成一種社會運動;1986年義大利的卡羅派屈尼(Carol Petrini)提倡「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除了要抵抗速食業者快速擴張,更重要的是保留義大利當地的飲食文化及農業特色。2015年在義大利舉行的「米蘭世界博覽會」,是第一次以食物為主軸的世博會。

 

1990年日本的鈴木善次倡議利用「食」與「農」落實環境教育,以助學生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1997年農事體驗納入學校教育,並推廣「地產地銷」,用以解決加入WTO後對在地農業的衝擊,以及推廣減少食物里程的環保概念。2000 年,文部省、厚生省及農林水產省共同制訂《飲食生活方針》,將過去強調「請大家多吃一點」,改變成強調「快快樂樂吃飯,並多利用當地食材」;也讓消費者認識並多吃日本的國產農產品,以及了解日本農業重要性;同時積極推動農業體驗及認識農業活動。

 

日本並在2005 年制訂《食育基本法》,為全球第一個食育立法的國家。後來,美國和英國也都發展出「可食校園計畫」(Edible Schoolyard Project, ESY)、「從農場到學校月」(National Farm to School Month)和校園飲食(Food in School)等計畫,都是強調在學校設置菜園,帶領學生種植、收成、料理及分享食物的體驗,使學童能重新認識食物並選擇健康的食物。

 

我國目前食農教育還在起步階段,民間團體已積極參與,如主婦聯盟2011年率先提出「綠食育」,四健會2013年成立「食育小學堂」等。農委會將2014年訂為「地產地銷」年,由企劃處規劃我國食農教育推動策略;輔導處則輔導與協助各縣市農業相關單位推動食農教育相關工作;農糧署也辦理食農教育扎根推廣計畫,補助學校、農會或社團等單位。有些地方政府也開始辦理中小學營養午餐採用在地食材、推出食農教育教案,讓學童到農場體驗及辦理食農教育師資培訓、推廣研習等;其中台南市為國內唯一將食育列入第六育的地方政府,課程的規劃、設計也最完備。

 

未來如中央政府將食農教育列為國家重點政策並編列預算,宜整合農委會、教育部、衛福部及環保署等相關單位推動食農教育相關計畫。協調學校、志工、社區及相關團體辦理食農教育之系統性教材、種子師資培訓及資源整合等工作,讓食農教育順利推動,則能兼顧農業永續發展並增進國人健康。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