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多重社會分歧下的政黨競爭:一個比較的視野
107/05/30
瀏覽次數
4184
吳玉山
|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臺灣自從民主化以來,與多數民主國家不同,長期以國家認同作為政治競爭的主軸。然而隨著成長下跌與所得惡化,經濟議題逐漸浮上檯面,而推動政治競爭軸線的分化,形成「前物質」與「物質」分歧的競爭。晚近圍繞「同婚」的議題,又突出了「後物質」分歧的興起,並與世代差異明顯關聯。至此臺灣的社會分歧模式已經與大多數西方民主國家趨近。政黨在彼此競爭時,如何在三大分歧上定位,對其選舉表現具有重大的影響。在每一分歧當中,均有傳統優勢位置與傳統弱勢位置,倡議替弱勢發聲的知識份子與政黨領袖容易在不同分歧的傳統弱勢位置間轉移,但基層群眾則否。例如美國民主黨的訴求主軸是少數族裔、勞工階級、進步主義的三項傳統弱勢位置,而共和黨則取白人多數、資產階級、與保守主義的三項傳統優勢位置。民主黨的重心且越來越集中於前物質與後物質,而脫離傳統之勞工訴求。保守的白人勞工階層因而從民主黨疏離,並在川普勝選當中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同一現象在各西方國家中均以不同形貌出現,而呈現「極右派」(前物質的傳統優勢主張)和傳統左派(物質分歧中的傳統弱勢主張)結合的情況。因此法國的「國民陣線」、英國的脫歐派(保守黨之一部與英國獨立黨),和德國的「另類選擇黨」都獲得許多各國勞工的支持。我們探索臺灣政治競爭軸線的多樣化,對三大社會分歧與政黨競爭之間的關係加以分析,並進行臺灣和各民主國家的比較研究。
本講演經中研院授權國網中心「知識大講堂」收錄,並提供本園轉載,謹此致謝。
推薦文章
114/03/28
從空中看災區、用資料拚速度 AI + 遙測讓防災更精準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4/02/26
Wi-Fi 不只能用來上網?看它如何成為居家照護與入侵者偵測的幕後功臣——專訪謝宏昀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