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7/31
缺牙可能加深法令紋?拔牙後如何避免齒槽骨流失?補骨粉是必要的嗎?
黃宜稜|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關於睡眠,我們已經有詳細的知識。例如睡眠有兩種,一種是快速動眼期睡眠(REM sleep)—在這種睡眠中,人的眼睛會快速移動。另外一種是非快速動眼期睡眠(NREM sleep)。它分為由淺入深的四個階段,第三、第四階段是熟睡;特別是第四階段,睡得最沉。
睡眠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從醒著進入第一階段,然後第二、第三、第四階段,再回到第三、第二階段,再進入快速動眼期,這是一個周期。接著是下一個周期,每個周期大概歷時90分鐘。總之,快速動眼期是周期之間的過渡期。
研究人員早就發現,在快速動眼期人是在做夢。可是其他哺乳類也有快速動眼期,可見那是普遍的哺乳類特徵。關於快速動眼期的功能,1966年美國醫師史奈德(Frederick Snyder)提出了一個理論,主張快速動眼期有「哨兵」功能:讓哺乳類每隔一段時間偵察周遭環境一次,以發現警訊。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人的一生睡眠模式會不斷變化,例如老年人常抱怨夜裡睡不好。因此一些人類學者推測,人成群生活,成群休息,睡眠模式的個人差異剛好提供了「哨兵」功能。因為集體作息的群體通常包括各個年齡層的人,睡眠模式各不相同的集體效果便是:夜裡每個時間點都有人處於淺睡階段。
於是他們到東非坦桑尼亞北部研究哈札人(Hadza)的睡眠模式。哈札人是狩獵—採集族群,平均一群30人。學者以活動記錄儀記錄了33人(21女;12男)的睡眠資訊,結果,在觀察期間(20天)所有人都陷入睡鄉的時間僅有18分鐘。整夜每個時間點都有醒著(或淺睡)的人,中位數是8人。從第一人入睡到最後一人起身,99.8%時間至少有一人醒著。
看來人一生中睡眠模式的逐漸變化,有社會功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