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老人跌倒致死高!預防跌倒不可少

105/12/08 瀏覽次數 4253

 
「跌倒」向來是65歲以上老人事故死亡的主因,老人跌倒除了容易導致髖骨骨折、脊椎受傷外,因跌倒造成的老人腦傷也是愈來愈顯著的公衛與醫療問題。雖然跌倒後會有腦傷問題的人只有1%,但和其他症狀相較,跌倒後的腦傷卻會導致很高的死亡率及再住院率。

研究老人跌倒與頭部傷害多年的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林茂榮所長指出:「年輕人的腦傷在送醫後較容易被診斷出來,但老人的腦部卻因老化萎縮,即便有硬腦膜下出血,也會因頭殼和腦間的隙縫變大,血液充塞時間較長,因此臨床症狀出現較慢,當傷者認知或行為出問題或產生囈語才會再次送醫。即便如此,旁人和患者本人也難以把腦傷原因聯想到是先前的跌倒所引起。」

林所長的研究發現,老人跌倒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腦傷,其比率約為兩倍左右。他也發現老人若在跌倒前四小時內有服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時,發生嚴重腦傷的風險較高,約為未服用者的2.6倍。
 
而跌倒時進行中的活動種類也關乎是否造成腦傷。相對於行走,上下樓梯及從床上或椅子起身、坐下或躺下,發生腦傷的風險也較高,危險性是行走的3倍左右。

跌倒的方向也是產生腦傷的重要因子。相對於前倒,後倒及側倒發生腦傷的風險顯著較高,尤其以後倒更容易發生較嚴重的腦傷,風險是前倒的4倍。

綜合而言,前述各項因子,如性別、是否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服藥的數量、跌倒時正在做的活動,以及跌倒時的方向,都會影響老人跌倒時是否會發生腦傷,以及腦傷情況是否嚴重。

因此,從傷害防治的角度林所長提出了一些建議:「要儘量防止老人家跌倒,若跌倒是無可避免時,也要注意跌倒的方向,儘量不要使身體往後仰,並且上、下樓梯時能搭電梯就搭電梯,儘量不要徒步。」此外,林所長建議別讓老人家一次吃太多種藥,可以和藥師諮商儘量減少相同藥效的種類與劑量,而心律不整的藥物因會導致暈厥或和其他藥物相互作用而容易跌倒,對服用相關藥物的老人尤應避免活動量太大或過量。

一般而言,國內外對老人跌倒的研究,大多鎖定在跌倒後造成的髖骨骨折傷害方面,而老人跌倒後導致腦傷的比率因為只有1%,因此較不受研究者青睞。雖然如此,林所長卻致力鑽研於此,也因此,這成果彌足珍貴,應是當前全球第一篇針對老人跌倒導致腦傷因子的重要文獻,頗具參考價值。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