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口腔癌新發現

103/08/14 瀏覽次數 6667
自民國90年以來,男性口腔癌有逐年上升之趨勢。口腔癌在民國101年衛生署發布為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5名,及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第4名。此趨勢與男性飲酒、抽菸及嗜好嚼食檳榔的習慣密不可分。口腔癌泛指原發部位在口咽部位的惡性腫瘤,台灣常見口腔癌為鱗狀細胞癌,少數之口腔惡性腫瘤源自於唾液腺、軟組織、骨骼組織或是血液淋巴系統。早期會有局部潰瘍,周圍會有硬塊,晚期會經由淋巴組織轉移至頸部淋巴結,最後可能會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2002年美國癌症醫學會將口腔癌分為四期:

1. 零期:即為原位癌。腫瘤細胞侷限於口腔黏膜上皮內。

2. 第一期:腫瘤的最長徑小於或等於2公分,尚無頸部淋巴結及遠端轉移。

3. 第二期:腫瘤的最長徑大於2公分但不超過4公分,且頸部淋巴結與遠端轉移。

4. 第三期:腫瘤最長徑大於4公分或已轉移至同側頸部一個淋巴結,此淋巴結最長徑不超過3公分。

5. 第四期:有以上任何一種情形包括:(1)腫瘤侵犯鄰近的組織。(2)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數目超過1個或是淋巴結的最長徑已超過3公分。(3)無論腫瘤大小或淋巴結是否轉移,此已發生遠端轉移者。

新潟大學三上俊彦(Toshihiko Mikami)研究發現,可以藉由CK-13(cytokeratin-13,細胞角蛋白-13)及CK-17做為口腔黏膜惡性病變的鑑別診斷。九州大學豊嶋 健史(Toyoshima Takeshi)研究發現,CK-17的分析圖譜和CK-13分析圖譜結合,可以做為判斷腫瘤惡性轉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的依據。義守大學楊婷婷副教授研究團隊指出,口腔癌常見於南部男性。當研究患者口腔切片檢體時,發現CK-17訊號較為顯著,此發現深具臨床應用價值。她期許未來能發展成自動化檢測法,藉由與LC-MASS-MASS結合進行大量的篩選檢體。

另外,因國人有食用檳榔及抽菸的問題,國內專家學者針對尼古丁、檳榔素、檳榔次鹼、檳榔及其添加物、黃樟素、環境中重金屬污染等之致癌性與致腫瘤性有豐富的研究,並發表於國際重要醫學期刊。生物標記之研究方面,國內學者有創新發現。例如:發展激肽Kininogen-I作為口腔癌診斷生物標記技術。分析法開發方面,例如:發展以多光子螢光生命周期影像來鑑別正常與口腔癌細胞、利用嵌入式繼光鏡顯微超頻譜影像系統進行口腔癌檢測等。

在口腔癌新療法的發展方面,瑞伯(Rigual)的研究團隊於2013年9月發表指出,利用鮑光過敏素(HPPH)進行光動力療法成效卓著,對於口腔不良增生組織(dysplasia)的治癒率約有46%,口腔鱗狀細胞癌(SCC)的治癒率更高達82%。天然抗癌藥物在對抗口腔癌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 鄧(Deng)等人開發出一種新的藤黃衍生物,證明其對於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有顯著的抑制功效。而其他的新療法也相當受到重視,例如以鐵奈米粒子做為口腔癌抑癌劑等。中草藥新治療法研發方面,包含:本土丹參萃取物、蟲草素與順鉑、紅麴山藥酒精萃取物等對口腔癌預防與治療都深具潛力。(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耿祥|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