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台灣如何運用地圖防災?

101/12/07 瀏覽次數 16616

地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用Google map找熱門餐廳位置、搭乘公車要看看路線圖,車上裝的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簡稱GPS)導航是地圖。

交通部長毛治國在2012年11月9日表示,未來民眾於颱風警報期間撥打「166」、「167」,可以免費諮詢氣象預報,可見台灣人對於災害的警覺心增加,更在意災害風險。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地圖可以在災害風險上有什麼用處?

「天然災害潛勢地圖」象徵台灣災害風險概念提升,是地圖在災害防治上應用的實例。什麼是「潛勢地圖」?潛勢地圖能用圖片的形式,讓閱讀者看到災害可能發生的位置、可能影響的範圍,達到防災目的。

透過災害潛勢地圖可以規劃收容場位置、疏散避難路線,同時還能在災前提供政府作為國土計畫、都市計畫的依據。像這樣應用性質的防災作業,事實上背景作業相當繁雜,從資料的產生到地圖完成,需要政府、學術界,甚至於私人企業協助。

2012年台灣天然災害潛勢地圖已經有1,159張的成果,防災項目包括土石流、淹水、海嘯、坡地崩塌等。

1張地圖上要能呈現眾多防災資訊,不像旅遊地圖能用一般的繪圖軟體完成,那麼地圖繪製者是如何辦到的呢?

根據2012年國土資訊系統通訊中《天然災害潛勢地圖製作與應用》的研究,災害潛勢地圖可以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相關軟體繪製,地理資訊系統能夠整合具有空間座標的資訊,並且可在地圖上設計不同的分析及呈現方式。

同一種災害的潛勢地圖,會有那些不同的呈現方式,達成不同的效果呢?就水災而言,常見的災害潛勢地圖包括「災害雨量門檻值」的縣市圖幅及「淹水潛勢地圖」。

這兩種地圖各自有不同的作用,「災害雨量門檻值」圖幅能呈現不同地區達到淹水危險標準的雨量值,協助單位在氣象事件發生時,迅速應變防災作業;「淹水潛勢地圖」需要結合歷史災害調查資料,以及地形、地質、雨量、土地使用方式等空間資訊整合來分析淹水可能發生的位置,能幫助災前治理排水及防洪設施、預備疏散作業。

「災害」1詞係由人的角度出發;從大自然的角度,它可以是大地萬物活躍的表徵,也可以是對人類活動的反應。

自然活動」持續的發生,加上人類活動產生的「自然反應」逐漸強化的情況下,空間資訊平台能整合防災資訊、加強風險管理。(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