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食品安全停看聽(一):農藥殘留 劑量才是關鍵
103/07/22
瀏覽次數
8075
朱姵慈
|
世新大學新聞系
農藥的毒性分類,有低毒、中等毒、劇毒與極劇毒四種等級。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馮海東說,這些等級是以直接接觸後立即產生危害的劑量所定義,對於種植農產品的第一線農民才具有實際意義,因為農民才有機會直接接觸農藥,或因其毒性導致身體產生病變;若以蔬果上農藥殘留的角度來看,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為了防範農藥的直接危害,農民噴灑農藥時應穿戴專業的防護衣具;然而台灣的氣候炎熱潮濕,要農民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衣噴藥幾乎是不可能。馮海東表示,他們推廣的最簡易做法,即穿上長袖長褲,讓皮膚都被遮蔽住,並戴上面罩、手套,穿上雨靴,這樣的基本裝備便已足夠;另外,噴完藥,身上穿戴的衣物要立即脫下,因為留在衣物上的藥物仍有可能再滲透進皮膚裡。
馮海東指出,農藥殘留的毒性要用另一套邏輯來評估,通常指的是低劑量長期暴露所造成的危害,故在藥物登記前,必須要做兩年的「慢毒試驗」──以試驗動物進行長期餵食試驗,再看牠身體器官的病變的情形。運用此結果,找到標準無毒害劑量,再乘上一個百倍到千倍的安全係數,將生物因子或個體差異計算在裡面,來計算出 「每人每日可攝取劑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簡稱 ADI)」。
馮海東解釋,蔬果上農藥殘留的標準,即 「最大殘留容許量 (Maximum Residue Limits,簡稱 MRL)」,便是依據 ADI 值及國人平均飲食攝食量所訂定的。為使總曝露量低於每人每日可攝取劑量,ADI 值較低的農藥品項,其產品的MRL 便會訂得較低,反之亦然。
再者,由於我們每天選擇的食物量、種類皆不同,每天接觸的劑量並不像動物試驗,是天天接觸固定的劑量,暴露風險相對低很多,故當有新聞報導農產品出現農藥殘留超標問題時,並不代表就會造成危害。
當媒體談到有某 「不得檢出」 的農藥被檢測出殘留,便以聳動的標題 「毒」、「致癌」等字眼吸引讀者,馮海東說,「不得檢出」的農藥有可能只是某 農產品使用了非推薦的農藥,因為沒有訂定這種農藥在這種作物使用下的殘留標準,即便殘留量極低,甚至低於在其他推薦使用作物的殘留允許值內,也會被歸類在「不得檢出」。
上述情況雖違法,農民會被罰,但因不是由毒性所訂定出的標準,消費者不需恐慌;除非報導中 「不得檢出」 之農藥為 「禁藥」、「偽藥」、「劣藥」 這類不合法且不得使用的藥劑,才會有實際對人體或環境的危害。
為使農藥殘留量可以在安全的範圍內,農民在種植過程皆須按照一定的標準防治病蟲害,依照如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公布的《植物保護手冊》,針對不同作物、病蟲害,使用相對應的建議用藥,並依規定使用稀釋倍數、安全採收期,並不會有農藥殘留的疑慮。
因此,農藥超標表示生產過程有問題,是啟動追蹤機制的關鍵:追溯農藥不當使用的原因,如為了搭上產季初期的高單價位而提早採收、為了避免天災造成損失而提早採收、因病蟲害疫情爆發導致農藥過量使用、連續採收作物較難以遵守安全採收期的規定,或採收期短的作物,如小葉菜類,在前期噴灑的農藥尚未完全降解等。
馮海東表示,農藥安全宣導通常都與產業栽培訓練結合,台灣現在各地區的改良場會加強當地當季的作物栽培課程,並協助農民解決病蟲害等專業知識的疑慮。每一年,台灣各地大概會舉辦至少兩百班以上的課程,教導農民如何安全使用農藥。(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世新大學廣電系
農藥(30)
最殘留容許量(2)
MRL(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