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自動駕駛汽車帶來人類交通變革

103/05/14 瀏覽次數 8465
感測科技包括了能因應日夜狀態的攝影機、對周遭人類和動物的感測器、測距雷達、全球定位系統等設備,以協助自動駕駛汽車,像人類駕駛一樣,能「看」清開車時的各種環境狀況。(圖/engadget.com)感測科技包括了能因應日夜狀態的攝影機、對周遭人類和動物的感測器、測距雷達、全球定位系統等設備,以協助自動駕駛汽車,像人類駕駛一樣,能「看」清開車時的各種環境狀況。(圖/engadget.com)
 
「新手上路!」不只是掛在車後提醒後方來車小心的告示,也常顯示新手駕駛者對自己開車技術的擔心。它反映了,許多開車族或許會為考駕照苦惱;甚至,即使考到了駕照,也常擔心自己技術不夠好。在交通和資通訊科技持續快速發展下,自動駕駛車輛(Self-Driving Vehicles, 或譯為「無人駕駛車」)的出現,將可使開車更安全、便利,為人類生活開啟新頁。
 
目前已有許多汽車廠與資訊企業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並持續透過長期的實驗與道路測試,希望自動駕駛車輛早日商業化與普及化。例如谷歌(Google)和富豪(Volvo)已經在公路上成功地實驗了自動駕駛系統,證明無人駕駛的車隊可以順利避開其他車子,安全而快速地行駛。
 
自動駕駛的交通革命是奠基於許多創新資通訊科技和汽車技術的結合。例如,能夠偵測其他車輛和行人位置與動態的感測系統、衛星定位、自動停車糸統、影像擷取與辨識技術、雷達傳感器和雷射測距儀等,以及能即時處理龐大感測數據資料、並發出正確車輛控制指令的電腦系統。
 
這些應用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科技,需要完成4個基本功能:感測(Sensors)、圖像成形(Mapping)、認知(Perception)和溝通(Communication)。
 
感測科技包括了能因應日夜狀態的攝影機、對周遭人類和動物的感測器、測距雷達、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等設備,以協助自動駕駛汽車,像人類駕駛一樣,能「看」清開車時的各種環境狀況。
 
圖像成形系統則包括了街道、地址、交通設施、地形等各式地理資料。圖像成形系統也是構築自動駕駛時重要的「虛擬設施」(Virtual infrastructure)的重要功能之一。
 
認知系統可以透過軟體來處理從各種感測裝置獲得的資料,並將目前車輛所處的環境與事先建立在車上電腦系統中的地理資訊進行比對,進而決定自動駕駛系統在面對各種環境與行車狀況時的反應。例如決定和維持自動駕駛車輛在繁忙車流中的位置,以及當其他周邊車輛行駛狀況變化時做出適當的反應等。
 
溝通科技則使車與車之間,以及車輛和公路自動駕駛系統、交通控制系統間能夠交換、傳遞資訊。這能使其他車輛或相關交通系統知道、預測自動駕駛汽車的動向而加以因應。
 
在無人駕駛的交通工程科技發展上,人類已跨出了一定進程,從完全人為操控的駕駛(Level 0, No automation),到有特定功能的自動駕駛(Level 1,Function-specific automation),再進展到結合多功能的自動駕駛(Level 2,Combined-function automation),以及有限的自動駕駛(Level 3,Limited self-driving),最後,終能達到安全的完全自動駕駛(Level 4,Full self-driving automation)。我們且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 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電系

資料來源
  • 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
OPEN
回頂部